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43篇《邶风 新台》
【原文阅读】
新台有泚cǐ,河水瀰瀰mí
燕婉之求,籧qú篨chú不鲜xiǎn!
新台有洒cuǐ,河水浼浼měi。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tiǎn!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qī shī!
【译文参考】
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
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蛤蟆样。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
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不成样。
设好鱼网把鱼捕,没想蛤蟆网中游。
本想嫁个如意郎,得到却是如此丑。
【字词注释】
(1)新台:台名,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台:台基,宫基,新建的房子。
(2)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有泚(cǐ):鲜明的样子。
(3)河:指黄河。
(4)瀰瀰(mí):水盛大的样子。
(5)燕婉:指夫妇和好。燕,安;婉,顺。
(6)蘧(qú)篨(chú):一种含义是用竹或苇编的粗席。一种含义喻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一说指癞蛤蟆一类的东西。
(7)鲜(xiǎn):少,指年少。一说善。
(8)有洒(cuǐ):亦作“漼”。有洒,即洒洒,高峻的样子。有人训“鲜貌”,亦通。
(9)浼(měi)浼:水盛大的样子。亦作“浘浘”,水盛的样子。均可通。
(10)殄(tiǎn):通“腆”,丰厚,美好。
(11)设:设置。
(12)鸿:蛤蟆,一说大雁。离:离开。一说离通“丽”,附着,遭遇。一说离通“罹”,遭受,遭遇,这里指落网。
(13)戚施(qī shī):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诗歌赏析】
这是一篇女子悲伤嫁非其人的诗。《毛诗序》说:“《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今之学者多认同这个说法。
此诗若按旧说理解,一、二章赋陈其事,第三章起兴以比。“新台有泚,河水瀰瀰”,诗开篇即夸耀卫宣公建造的新台是多么宏伟华丽,其下奔流的黄河之水是多么丰盈浩瀚。这都是极力渲染卫宣公的赫赫威势和装点门面,也可以看作是姜氏(宣姜)眼中所见,只写“河水”“新台”,不写其事,难言之事,自在不言之中。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笔锋忽转,写出齐女沮丧。“燕婉”就是和婉美妙,在这儿就是好小伙子、帅哥的意思。 出嫁的女子希望追求燕婉,结果怎么样呢?“蘧篨不鲜”。“蘧篨”本来是指我们常见的大竹篓子,没有脖子,没有腰身,所以在这儿就当不能俯身讲,身材臃肿,连腰都弯不下去。“籧篨”写宣公既无人性,又无人形。“不鲜”,有点儿老不死的意思,因为“鲜”字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解释为死了,在《左传》中就有这样的用法。“老不死”是一句骂人的话。她本为是嫁过来追求燕婉之好,想过一种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幸福生活的,却不料成了一个糟老头子的掌中玩物。这是多么丧气的事。诗到了这里,就把故事给点出来了。
像夺媳之类的丑闻,在春秋并不罕见。如楚平王为儿子建娶秦国女子作媳妇,媳妇还没有到家,便听说其容貌惊人。于是干脆夺为己有,为儿子改求。
这件事发生之后,卫国人表示齿冷,国君上娶小妈,生了儿子,下边又开始娶儿媳妇。可怜的是来自齐国的那个漂亮姑娘,她想找一个白马王子,结果得了个老鱼篓子,写得诙谐、讽刺。
接着,“新台有洒”,“洒”是高俊的样子,“河水浼浼”形容河水涨满那个样子,“不殄”就是不绝,跟“不鲜”同义,都是说老不绝,也是骂人的话。
诗人大赞“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言欲反,其兴味在于,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老头子干的丑事。然而丑行就是丑行,丑行是欲盖弥彰的。这里运用反形(或反衬)的修辞手法,使美愈美,丑愈丑。
第三章说“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设个渔网本来是想捞鱼,结果“鸿”,就是天上飞的大鸟落在网里边。这是传统的解释,闻一多对此提出新解,他说鸿就是“蠪lóng”的谐音,而“蠪”就是癞蛤蟆。这样解释也很形象,说本来想打鱼,结果捞了一大堆癞蛤蟆,这个心情多糟糕!这倒也符合生活的事实,设渔网捕到蛤蟆是比较奇特的事情,让人惊奇,也表现出一种反感。
接着说“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戚施”是指不能仰视的人,也是没脖子。不知道卫宣公是不是老成戚施的样子,反正大家就认为他跟宣姜这样十几岁的小姑娘比是太老了,实际上就是丑化他。
此诗中所写的就是女子对婚姻的幻想和现实的相悖,构成异常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女子对未来的生活都充满了幻想,总希望能嫁个如意郎君。 然而,得非所望,现在却嫁了个该死的糟老头。这里强烈地表明:宣姜可真是倒楣透了。
水还有象征礼的意义。诗中“河水弥弥”“河水浼浼”,亦似有暗喻宣姜泪流不止之意,就如《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及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表现的那样,渲染出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
这首诗的可取之还处在于表现了当时人那种敢怒敢言、敢恨又敢骂的精神。诗中表现了对违反常理的婚嫁现象的不以为然、抨击和讽刺,却是诙谐的调子。它打比喻,蘧篨、戚施、“鱼网之设,鸿则离之”这些词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它还骂人,像“不鲜”“不殄”就是直接骂。
而且,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的堕落。卫国是西周封建很重要的国家,当时的贵族对婚姻是很在意的,因为婚姻承担着联合其他族群的任务,婚姻合“二姓之好”。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贵族把自己身上的责任都忘掉了,被自己低俗的欲望牵着走,开始没落。周人当贵族当久了,忘了自己的身份,有的人就做出了这种丑态。
也有观点认为,筑台与宣公“了不相涉”。崔述在《读风偶识》卷二中就曾说:“未至而先筑台,又不于国而于河上,欲何为者?”这个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筑台非一日可成,不可能在迎亲的短暂时间内完工。不过,《新台》一诗的文学价值和情感并不受影响,“新台”一词也成为比喻不正当翁媳关系的文化符号。
【《新台》学习的反思探讨】
宣姜的故事~美丽女子的不幸际遇
据《左传·桓公十六年传》说:“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毛诗序》与《左传》说略同。
春秋时期的卫宣公,名字叫晋。他接连地做出不正当的男女之事,先是在他父亲死后娶了父亲的小妾,这种行为在古代叫“蒸”,生了儿子伋子。后来伋子长大了,宣公应该也有五六十岁了,正好是到了诗中所说的腰腿臃肿的年龄。这时,要给伋子娶媳妇,从齐国娶来了一个夫人,后来就叫宣姜。宣姜这个名字就产生疑问了。因为她作为国君夫人,名字中有“宣”字代表和宣公有关系,她丈夫死后的谥号是宣公。为什么给儿子伋子娶媳妇,这个媳妇却成了宣姜呢?原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本来要做公公的卫宣公看到宣姜漂亮,结果拦路打劫,把儿媳妇据为己有。
为了遮人耳目,他没有把新人娶回国,而是在卫、齐来往的半路上修了一座高高的新台,两人先住上一阵,把生米做成熟饭。这个丢人的台子一直到魏晋南北朝还在,北魏郦道元写《水经注》时还说了它。
宣姜被迫嫁给宣公后,她的苦难并没有结束。她和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寿,一个叫朔。朔在宣公死后即位,就是卫惠公。
惠公即位的时候年纪很小,不能独立治理国家,宣姜母子在卫国朝堂的力量很弱,她的娘家齐国人为了巩固惠公的君位和齐、卫两国联盟,又强迫她嫁给了卫国的权臣昭伯。昭伯是宣公的儿子辈,大概是宣公之妾生的庶子。宣姜后来又与昭伯生下了几个子女,其中包括《载驰》中的许穆夫人。
但是,嫁给昭伯和当初嫁给宣公一样,宣姜都是不愿意的。这就是宣姜的悲哀。古代有很多女性生在帝王富贵之家,因为自己长得漂亮就成了飘萍,被当成大家的宠物倒来倒去,遭遇了不幸的命运。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新台”与女子成年礼
“新台”的性质,其实是上古女子嫁前被隔离的地方,与后来所谓的绣楼是一个概念。这种风俗看来是非常古老的,我们可从远古传说中可以获得新的认识。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这个传说在《吕氏春秋》及《史记》等古籍中皆有较详明的记述。《吕氏春秋·音初》篇说:“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以处之,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而发视,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九成之台”即屈子所谓之“瑶台”。“佚女”王逸释为“美女”,后人又有“游女”“奔女”“遗女”等多种解释,其实最有道理的是林仲懿《离骚中正》的解释。他说:“佚女,盖隐言也。犹《易·屯卦》二爻辞‘女子贞而不字’之义。”“女子贞不字”,是说女子守贞不许嫁。女不嫁正所谓之“处女”。二女高处台上,不能与人接触,只有击鼓,才有人送来饮食,说明她们是被隔离的。
《北史·高车传》也有一段相类似的记载:“俗云: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曰:‘我有此二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与国北无人之地筑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请天自迎之。’经三年,其母欲迎之。单于曰:‘不可!未彻之间耳。’复一年,乃有老狼昼夜守台嗥呼,因穿台下为空穴,经年不去。其小女曰:‘吾父处我于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是神物,天使之然。’将下就之,其姊大惊曰:‘此是畜生,无乃辱父母!’妹不从,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所谓“欲以与天”,就是想让与天婚配,大约与藏族姑娘“戴天头”的成人礼差不多。藏族姑娘长到十五岁,要为她举行“与天结拜夫妻”的仪式。仪式之后即表示姑娘成人,可以自由恋爱。
上古的性隔离往往是与成人礼相联系着的。《仪礼·士昏礼》云:“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杨向奎先生说:《昏礼》及郑注都有些前后颠倒,应当是成人而后笄,笄而后待嫁,并不是许嫁而后笄,笄而后成人(《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页)。这是完全正确的。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历程,有娀氏二女在瑶台,齐女在新台,单于女在高台,这正是上古女性这个历程的一个基本仪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