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问题我们很少进行正确有效的反思,比如我们为什么贫穷。我们为什么不是一位好家长?是命运吗?没有人愿意永远处于贫穷,两难的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做出改变,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着手,说到底还在于思维的稀缺。 上一篇文章已经谈过稀缺、带宽的相关概念,以及稀缺所带来的得与失。这篇我们着重归纳一下,作者在《稀缺》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和对策,供读者参考。
如何摆脱贫穷1) 余闲
所谓余闲,以大行李箱收拾行李为例,就是我们装箱剩余下来的没有用上的可利用空间。余闲,可以将我们从做权衡的纠结中解脱出来,减少负担,给了我们无须做选择的自由。余闲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概念,它还是一种思维,一种心态上的“充裕”和“奢侈”。例如,我们在假期计划出门旅行,如果要精打细算到分毫不差,注定是轻松愉快不到哪去的。其实,只要大概在心理价位左右就行,而不需要考虑银行账户里还有多少钱,这种充裕感,就是余闲的心态。
当然余闲也会导致低效和浪费的产生,比如去买一橱柜并不喜欢的衣服等等。但余闲既是一种浪费,也能带来收益,它还有一个隐藏的功效——在我们犯错误时,它给我们周转的空间和失败的空间。也就是说,当你即便买了一堆不适合的衣物后,资金仍有余闲时,并不会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也不会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和忧虑。
在资源充裕阶段,我们尤其容易犯下拖延松懈的毛病,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但如果太过精简——削除了太多余闲,又会造成短视和借用。因此,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2) 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
社会底层的生活是无常的,逃离稀缺陷阱,首先需要制定计划,其次还需要持续、永恒的抵御诱惑的警醒。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例如,建立活期储蓄账户或者开发一款适合普通人的金融产品,类似于“留下零钱”的活动,或者“涨工资时提高储蓄扣除额度”计划,让人们在忽略储蓄的状态下,无需压抑,没有压力,不知不觉地储蓄,这样余闲就产生,只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才使用。
3) 节省带宽,提高效率
案例:亨利.福特的时间管理智慧 亨利.福特在一个世纪之前就认识到时长与带宽之间的关系,他为工人定下了每周40个小时的工时规定,他进行为期12年的实验,结果显示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从10个小时缩短到8个小时,将每周的工作天数从6天减少到5天,既能增加工人的总产出,又能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持续超长工作时间,积累形成的生产力下降,人们所能投入的总带宽会变少。
4)设置最佳顺序,为带宽不足的人提供便利
带宽不会一直保持同一个状态,带宽变化时机的重要性,在于能让人们将计划与更为理想的带宽变化时机联系起来。例如,肥料有利于农业丰收,但肯尼亚的大多数农民称,他们有购买肥料的计划,但实际上只有1/3的人将行为落到实处,他们总是以钱不够为理由。研究人员让农民们在现金充裕的收获之时提前购买肥料,然后在种植阶段再将肥料送达,仅凭这一点改变,肯尼亚农民购买和使用肥料的比例从29%上升到45%,效果非常显著。
5)包容和警醒激励机制
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是为了可以确保穷人在用于承担责任时,拥有提升的空间,有些穷人不知道公交车到站才能停,而不是故意胡搅蛮缠要随地下车,这并非品性问题,而是不懂得。给予适当的宽容,给人补救的机会。
通过一些限制,来产生稀缺,让人产生紧迫感,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专注红利。例如,规定福利救济的年限,将“每个人一生中只能享受5年福利救济”改为“每个人一生只能享受6年救济,其中每年里能享受8个月”。稀缺产生,这可能让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进行更好的管理。或者,有条件式现金补贴为穷人提供救济或者受教育的机会。
但激励机制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否则将发挥不了具体作用。
6) 设置稀缺防御
稀缺容易让人产生短视,从而忽视一些重要的事务。我们可以引入提醒警报,把重要事情拉入“关注”视野内。比如,减速带的设置,只是公路上的一点点小变化,但却能保护司机免受走神或疲劳驾驶的危害。助理的作用,在于通过提醒,帮助主管人员预防稀缺陷阱的出现。
为什么穷人更穷,富人会更富,而拖延症患者永远没时间?这一现象社会学家称之为马太效应,经济学家称之为稀缺现象。资源是稀缺而有限的,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过度的稀缺会导致人的非理性,从而进一步加剧这种稀缺。
带宽和稀缺心理,是解决稀缺问题的关键。作为一位合格的家长,最重要的是大脑的自由,良好的教养水平需要足够的带宽、复杂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牺牲精神。
即使世界上的很多人依旧处于求生存的泥潭,但我们也不能过早地自我放弃,至少得去尝试寻找解决方案,方法其实有很多种,但并非全都适合我们,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各异,其实最终我们寻找的是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