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孩子的校车,因为人数锐减,竟然取消了。
运营校车的林阿姨,自己开私家车,五座小车超载六人,安全性没有保障,感觉特别不靠谱。
孩子尝试放学走路回家,因为是第一次,宝妈隔几分钟就看一眼电话手表。
工作间隙,管理群里医生们在火热拼抢一名助理,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一点不假,招人难,招到合适的人更难,留下合适的人难上加难。
家委会群里,也是一片火热,家长对老师唯命是从,为了老师能在50-60号人当中,多看一眼自家孩子。
运营部这边,在火拼投产比,抓住终端的各种小辫子不放,店终端要面对的顾客五花八门,想到想不到的状况百出。
最佩服的是,宝妈在家庭与工作之间自由切换,云淡风轻,纹丝不乱。也许,这就是超一线城市的女性,在钢铁丛林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练出来的本领。
孩子、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左边失手,是一个孩子人生,右边失手,是一个家庭的经济。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贫困是最大的感受。现在,生活在城市,什么都丰沛了,自然也失去很多接近自然的机会。
十几分钟过去,电话手表里,孩子的位置在移动,小蓝点走的每一步,都步步惊心,特别是十字路口,过马路。宝妈的心态要崩了。三分钟后,小蓝点移动过十字路口,继续向前移动,宝妈的心恢复平静。
微信朋友圈,真是一个大杂烩,时间也验证了一个真理,有一种人,特别是老板,用人的方法,就是用的着你时,他能捧你到多高,不用你时,就能踩你到多狠。
所以,他不用你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屏蔽他,远离他。很难明白这一点,用你时对你越好的人,你越难以置信他会踩你,更难以想象会踩你到多狠。
所以,为什么说商人无情,婊子无义。二十多岁的洒脱,用到四十岁,也不过时。
管理,在中国古代是个丑角,戏曲里面叫管家,鼻子上面要抹上白色,切换回工作模式,跟各色人等撕扯较量,一方面,活儿是要干的,还要保质保量,另一方面,人是有惰性的,你要跟一大票人的惰性战斗,想一想就很酸爽。乐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提到我就有种泣笑皆非的感受。劳动法越来越完善,老板和高管们见招拆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颁布下去的命令,员工不想干,也会见招拆招。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科技时代,系统是个好东西,要把报表转移到系统上,怎么操作得有个视频,这个时代,用一个录屏软件就能制作一个操作教程,发给员工,员工不想干,员工就说,我这个手机是苹果的,我看不了你的视频,我不会操作,我干不了这个事情。更有意思的是,这拔员工每个人都发了一个华为的工作手机。所以,这种抵抗,基本是无效的,而且是可笑的。
说到工作手机,对待这件事情,要保持二十多岁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用四十的历练来看待,就缺乏一点美好的感觉了。二十多岁,多半会喜悦大于悲愤,二十岁=免费的话费、流量、手机,四十岁=不信任、监控、稳私。好在,四十,云淡风轻,无可,无不可。
钢铁丛林,每一个人都在精心计算,投入产出比,所以问题,都是经济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也就简单。
乡村,就完全不一样了,扯不清楚的血缘、亲情关系,所以问题,都是感情问题,人与人的关系要多复杂有多复杂,精力都花在张家长李家短上面,当然,经济不活跃,也只能多活跃活跃感情。
切换到家委会,群里又热闹起来,说是语文老师特别严厉,大面积留堂,说来也是蹊跷,语文老师教辅资料和本子需求最大,指定牌子,请家委去书城寻找,家委采购几次都因为价格,去找一家叫欧冰的小店拿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