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梁宁《增长思维30讲》第三模块——模式5:流量模式和产业中台模式

梁宁《增长思维30讲》第三模块——模式5:流量模式和产业中台模式

作者: dream2024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21:18 被阅读0次

——梁宁《增长思维30讲》读书笔记

这节谈谈最大也是最重的两个模式:流量平台和产业中台。

一、流量平台

互联网最成功的几家企业,BAT都是流量平台,这些公司体量都很大,它们的运作模式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个餐馆的故事帮你理解。

这个餐厅就是开在香港铜锣湾的新荣记,这个小餐馆把自己做成了平台。

为什么说它小?因为它只有500平米,13张桌子,放在北京绝对是个小餐馆。这个餐馆人均消费5千港币,请客没有3万块下不来。2018年利润是6000万。而在2016年,这家餐馆还是亏损的。3年时间,位置没变,厨师也没变,那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变化是增加了我的一个朋友叫李克,李克是个神人。

1、李克在新荣记做了什么事?

第一件事:为每桌宴席写菜单。

他把菜单做成一个方便手机转发的图片。在手机上打开这张图片,第一屏是雅致的请柬,写着时间、地点、宴会主题。第二屏开始,列这一餐的菜单,写得都非常诗情画意。最后一屏,是一首为本次宴会写的诗,再配一幅符合宴会预期氛围的精美图片。

这是什么?过去我们就是用一条文字短信通知别人在哪吃饭,现在它变成一枚社交货币。

第二件事:帮主人讲今天吃的菜有什么讲究。用户体验30%是生理体验,70%是心理体验。开一支一万块的红酒,如果闷头喝,凭自己的生理感觉,大多数人感受不到一万块的酒和500块的酒有什么不同。

但是如果李克兄来讲讲,别说一万块的红酒,就是一碗馄饨,让客人听完,都恨不得颅内高潮。客人震撼,主人体面,宾主尽欢。

这就产生了一个口碑,在新荣记请客特别有面子。再加上只有7个包间,7张桌子,很不容易订到。于是新荣记就成了香港的新富豪食堂。不少大佬请朋友聚会都愿意选择新荣记,到了再闲闲地问一句,今天还有谁在这里吃饭。

有一次,连着三个包间第一间是马云请客,第二间是向华强请客,第三间是刘銮雄请客,一顿饭三间房的客人彼此乱窜,到处打招呼,每个人都high得不行,争相买酒请大家喝。这时,新荣记就变成了一个社交平台。

这就是新荣记从一个餐馆到一个社交平台的演化过程,也是它从亏损到年利润6000万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微缩版的,互联网平台的形成过程。

2、什么是平台?

美团副总裁张川有过一次演讲,讲得很好。

第一条:动态不平衡,才能形成真正的平台。因为你不知道你在这里能遇到谁,才是新荣记的魅力。

第二条:用户彼此之间要产生网络效应。从来这里吃饭,到跨包间互动,到带朋友来,这就是网络效应。

第三:用户之间永远有彼此的需求无法握手,需要平台从中撮合。

这三点,新荣记是这么干的,BAT也都是这么干的。流量是像BAT这样的传统网络平台,最重要的运营要素。它们最重要的运营动作就是打造一个流量的闭环,不断整合进更多的流量,更多的商家,让商家围绕流量展开竞争。商家相争,平台得利。

二、产业中台

接下来讲产业中台模式。

中台是这两年非常热的概念,很多大企业都在建设中台。企业中台是把一些驱动业务的中长期模块,在全公司范围内共享给做业务突击的部门。不仅能更好地支持创新,又避免了资源重复建设。

做中台,说明中国创业者的战略眼光更长远了,不只挣扎于眼下的生死,开始做更长远的规划和建设。

1、商家为什么要选择美团呢?

有一批企业成为产业的中台,比如美团。

而美团正在成为餐饮行业的产业中台,它为餐馆提供配送服务、流量及数据支撑。但是所有的餐馆都保持个体独立的发展,保留了自己的品牌,保持自我。美团的流量并不封闭,用户购买哪个商家的菜品,可能来自美团的推荐,也可能因为用户本来就是这个商家的粉丝。

商家为什么要选择美团呢?

第一,能带来流量的增量;

第二,用美团外卖比自己运营外卖效率高;

第三,美团数据集中后,它提供了大数据,做数据透视,做决策模拟的能力,要比传统企业强太多了。

于是,美团就可以成为这些餐饮企业,数字智能部分的共享中台。

2、S2B2C:这个时代的机会

什么是这个时代更大的机会?今天,中国有11亿网民,中国开始了全民在线的存量竞争时代。

产业中台是值得当下更多人去尝试的机会。因为在广阔而高度分散的线下市场,利用对互联网的了解,搭建这些分散的商家难以自营的系统能力和数据能力,提升这些分散的商家的效率,成为整合服务的提供者,甚至产业中台,应该是当下一个结构性的机会。

曾鸣教授给这种模式起了一个名字叫S2B2C,S就是一个能提供系统的公司,它赋能很多的小B,就是小型企业,一起服务最终用户。曾鸣教授说S2B2C将是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商业模式。

因为数据集中、算力集中、资源集中,标准化程度越高的业务,现在的B2C商家越容易做,越会集中在巨头手里。只有对线下服务依赖重,需要人用手做的,俗话叫脏活累活,才会被剩下,才会是更多的人还有的机会 。

现在被剩下了多少呢?

今天在中国在线零售的渗透率是20%。也就是说,中国还有80%的零售,没有通过在网上就搞定,还是要依赖面对面,人对人。这剩下的80%就是机会。

马云说,B2B不是生意对生意,而是生意人对生意人。而大量的小生意人,依然会遇到我们这两个模块反复说的,因为自身规模和背景的限制,而无法实现的突破。这就是S2B2C模式存在的空间。

技术依然在进步,合作模式依然在进步。我们还是有方法,让明天比今天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宁《增长思维30讲》第三模块——模式5:流量模式和产业中台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w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