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读完《围城》,又搜读了一些读后感,大多是从围城的角度出发,解读婚姻和生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去”。我想是不是可以跳出以往的解读围城,从更宽泛的思维和视角来分析。
从创作维度看小说真假
尽管钟书先生在书的序言中强调,“角色是虚构的”,但“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会错过索隐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但至今为止,还是很多人觉得《围城》就是写的钱钟书先生的故事,方鸿渐就是钟书先生的化身。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当作是真实的呢?我觉得原因有二。其一是小说的情节、取景地和人物描绘都是源于现实的。小说中的主人公、主要人物、故事发生地、情节延展,很多都是可以从钟书先生和他身边熟悉的人身上找到影子。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免让读者猜度为真。二是写作手法的运用。我觉得这点是所有创作的人都可以借鉴的一点。杨绛先生在《记钱钟书与<围城>》里说,“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出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创作的故事往往从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经验。”然后接着列出书中哪些是光,哪些是火。甚至还点明了方鸿渐的原型。
跳出围城思维,从这两点去看,作品应该人、地取景于实,情节构思于虚。
从背景维度看围城时代含义
通俗的解读,围城都被看作是婚姻的城堡。这是结合小说情节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再有延伸便是到了生活、人性。但是还有一个时代维度,一般都被我们忽略了。下面一段是引自百度:
《围城》日文版的其中一个译者叫中岛长文,他当初到钱家拜见钱钟书先生就问起了“围城”来历,钱钟书从书柜拿出一本《史记会注考证》,翻到一段话给他看:“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若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这是《鲁仲连义不帝秦》中的一段话,这个典故很多选集都录有,手头上有《战国策》、《史记》、《古文观止》就能翻阅到这个故事。故事讲赵国国都邯郸遭到秦兵围困,魏王派人来让赵国尊秦王为帝,以此解困;鲁仲连知道后就费尽口舌,道清其中厉害关系主张抵抗到底。鲁仲连让魏国来使不再有劝降之念。不久,魏公子无忌夺了魏国将军兵权,击秦救赵,解了这围城之困。
和钱钟书写《围城》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故事的意思就明显了,《围城》写于44、45年,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所以说这个“围城”不但来历不同,意思和现在《围城》流行的理解也是有所出入。流行的“围城”是对婚姻对人生的一种寓意,现在这个是“解困围城”,除了婚姻、人生的解困外,还有“国难当头,饱受侵害”这个尚未解决将要解决的问题隐在里面。
从人性维度看围城社会含义
鲁迅先生在小说杂文中,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之劣根性,渴望唤起民众的苏醒。而《围城》里每个人物也都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整本书,就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而千姿百态的人物则包罗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小市民、政客、落魄士绅的形象。不难看出,作者对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褒扬和批判,均带着明显的感情色彩。那么钟书先生是不是也意图通过小说来唤醒国破民乱大背景下的人性美好呢?是不是企图通过对典型人性的生动刻画来突破缺陷的人性围城,引导塑造美的健康的完善的国民性格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