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sanmaopipi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07:21 被阅读0次

如果你发现冲突是种危险,观察它,看到它所有的后果,看到这是一个事实,而且不离开这个事实,那么这个洞察本身就终结了冲突。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了解时间那巨大的复杂性。

如果你只是从道理上明白了,那没有任何价值;那只是一种文字交流。但是,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也就是说,你真的看到了你是贪婪的——而不说:我一定不能贪婪,那样的话你就偏离了——如果你与贪婪待在一起,立即看清它,那么那个洞察本身就是终结贪婪的行动。你在这么做吗?还是你只是从口头上接受了这些?

正如我们所说,我们一起探索了我们人类的大脑、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所有的冲突、幻觉等等的日常生活。而我们以为时间、来世会解决这所有的问题。时间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大的敌人,因为时间阻碍了行动,而行动是完整的、圆满的、毫无分裂的,因此它不会留下悔恨的印记。

所以,如果你非常认真地倾听了,亲自看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就会懂得,从时间中解脱的自由就是最了不起的觉悟。

全然地观察,意味着去看到整个想法的移动,不追逐,不控制。

在全然中,hold住,看到想法的升起,看到想法的逝去。

亲自去体会,放下任何控制是什么感觉。

你不需要控制,这个呼吸依然在进行,心跳依然在进行,生命依然在持续,你控制啥?

控制,意味着不信任。

控制,也就意味着寻求,有个画面想要去实现,那这样一个过程,那我就得控制,就得寻求,也得专注;不专注,画面换了,对吧?

所以你看,人这么活,完全是意识的活动。

这个大脑生成了大量的画面——应该是这个,哦,不应该是那个;呀,我得做这个,我得变成那个;嗯,我得变成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嗯,我得实现这个,我得赚更多的钱……

各种各样的画面,大脑想要去实现这些画面,那就有各种各样的控制、寻求。

所以,人活在意识中,被各种的想法、画面所包裹的时候,没有信任,彼此也没有信任。

一个从未清空意识的人,ta没有体会过什么是信任。

这颗心被意识完全包裹,这样的控制让这个大脑长期发紧、发聚,没有体会过什么是放松的感觉,什么是散的感觉,偶尔通过喝喝酒,疯狂一把,来短暂的体会一下。

大部分时间,这个大脑,很紧,紧得令人麻木,看到这样一个外部世界需要必要的控制,看到我学习各种的知识技能,也得有必要的控制。

但我的生活,我的人生,这个心里面能否没有任何的控制?

那我得亲自去体会,放下控制是什么感觉,这不是说我要去追求一个体验,追求一个没有控制的体验,追求意味着还是控制,而是我能否严肃的生活?

没有控制,我依然活着,没有控制,呼吸依然在进行着,心跳依然在持续着。

这样一个放下控制的过程,即刻放下这些控制,观察,也是我们重新对生命,对人生恢复信任的过程。

这种信任对应着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热爱,对真相的热爱,对人性的热爱,对正直的热爱。

没有这份信任,这个大脑总在从各种的意义之中寻求答案,想要通过各种的理论,各种的观点,各种的想法、结论,甚至各种的信仰,去解释、去阐释、去诠释,结果是徒劳。

大脑还弄得神神颠颠的,不是吗?各种修炼、各种冥想、各种禅,哎呀,这些词都被污染了,整得神神颠颠的,进入新的幻象。

对人性的信任,对人生的信任,意味着未知,意味着清空。

去亲自感受,这个内心没有任何执着,是怎样的状态?

去亲自感受到当你没有任何控制的时候,这颗心有着极其强健的秩序,稳固的秩序。

去亲自看到,你的任何的控制压制了这个秩序,破坏了这个秩序,画蛇添足。

这样亲自看到过程,是一个人人性绽放的过程,活得完整、正直、有爱,这个人还需要什么?还需要寻求什么?

这样一个内心,对生命、对人性充满热爱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信任的过程。ta的一言一行,带着美感;ta的一言一行,充满了正义感,充满了善意。

这颗心也知道,当真的这么活的时候,这个世界处处跟ta作对,但ta知道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真正好的。这颗心没有恐惧,啥问题也没有。

但放眼这个世界,这个叫禅,这个叫冥想,都沦落成什么东西了,各种的方法、理论,为了只是让这个大脑能够有一丝的安静,各种的方法,各种东西。

在西方也是如此,又传回到中国,出口转内销,都是为了让这个大脑有一丝的安静,还是自我的那点事儿。

每一位严肃探索的朋友一定会发现,这些问题本身来自于一个错误的活法,这样活,我完全错了,但我就不想改,我就想这么活,“我”只想有一丝的安静。

能否看到这些事情,在这个社会上、在这个世界上、在不同的地方重复上演。不谈政治,不谈人性,不谈爱,只谈平静,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平静。

咱们说到这里啊,讲话者不断地指出,理解人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真正的冥想事关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一言一行,怎么活的问题。

这是一个极其切实际的问题,因为这个人生是由每一刻组成,过好这一刻,才可以过好每一刻谈到这个全然,谈到这个专注、集中注意力一起看到了这样一个“我”,它的生成来自于各种的专注、控制、寻求,各种的停滞、滞留,这就是一种“我”好似存在的一种假象。

所以我们这个意识一直在持续,因为这个“我”一直在持续,这个意识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我——我想要的,我想要实现的,我不喜欢的,我的伤痛,我的创伤……

意识的停滞,意识的持续不断意味着大脑有扭曲,而这个“我”就是各种扭曲的化身,不是吗?

这个意识是一个扭曲的意识,扭曲意味着它不清空啊,一直在,一直在意味着隔绝、隔离,所以我们才有了各种各样的文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城市,这个大脑,整个的身心跟这个自然脱节。

理解自己,理解人生,意味着全然,全然意味着这个意识要清空。不是说没有意识,而是意识要清空,不能持续。

持续意味着混乱,意味着失序,意味着扭曲;清空意味着适得其所,意味着人性才可以回归。

因为人性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不在意识中;在意识中,人总想表现,但表现主义不是人性。

能否让我的整个的身心跟自然接壤?

其实谈到这里很简单,清空这个意识,熄灭这个我,一切都回归自然了,回归正常了,这就是正常。但这需每位朋友亲自看到,这就是正知正见。

看到正知正见的过程,真正深刻领悟正知正见的过程,也是清空这个扭曲意识的过程,熄灭这个“我”的过程。所以,这样一个探索观察,它不是儿戏,它需要有一个非常严肃的态度。

不是说你不笑啊,反了,这个严肃的探讨本身意味着这个生活充满了欢笑。一个真正严肃用心生活的人,生活充满了欢乐。

你看,当你有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有你的兴趣的时候,你会拿出所有能量投入进去。

当一个人能够看到一个真正有序的、健康的、没有扭曲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的时候,那ta就愿意把所有能量用于此,过好这个生活,其他任何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而这个人生正直、有爱、行动,充满了关怀,一切围绕着这个展开,因为我是完整的,这个人是完整的。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有事业,你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这里展开。无论你做什么,这些事情始终展现着人性的光芒,否则你看这个世界上,各种事情、丑陋。

所以,你、我、每个人,我们能否把能量汇集起来,过好这个人生,绽放人性的光芒,这需要每位朋友拿出魄力,亲自去验证,亲自去实践。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ax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