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笔记|反驳悲观习得乐观《教出乐观的孩子》

阅读笔记|反驳悲观习得乐观《教出乐观的孩子》

作者: 小茶细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19:05 被阅读0次

Miko的读后感:

马丁·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经典版)》一书,用许多实例来支撑理论,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父母理解并帮助孩子习得乐观。我从书中第一次了解到“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与危害,并辨识出了某些教育方式的误区。

且不说此书对育儿帮助有多大,这本书首先对于成人建立自尊也是很有帮助的。我第一次知道悲观还可以发驳,这真的是很有意义的理论。初为人母时,我一度陷入了抑郁的泥沼,我尝试了各种散心方式才不至于越陷越深。而如今读到反驳悲观的方法让我为之一振,日后当我面对那些挫败无助的局面时,我就知道如何尽快把自己解救出来。解释风格的阐述也让我如梦初醒,积极的解释风格对于自己与他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对自己、对他人,都该好好说话,我可以批评某个行为不好,但不能批评人格。

书中的“掌控感”理论给了我很多关于孩子发展的启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尽管应该让孩子自由探索,但人为机会也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孩子获得掌控感,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创造适当的机会让孩子去学习。

父母的生活态度及解释风格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且顽固的。乐观的人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努力做积极乐观的父母,带领孩子一同热爱生活吧。


阅读笔记

“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有些家长习惯性数落孩子;没有耐心,总说自己孩子“笨”;面对外人赞扬,生怕孩子骄纵,非要说自己孩子不好。每每想到这些教育方式,我的心里就很难受,我说不出来这些方式的坏处,可就是觉得哪儿不对劲。

而此时读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描述,我终于明白我忧虑的点在哪儿。这些不当的负面语言暗示,不就是把孩子推向“习得性无助”的武器吗?

“不要盲目地接受对自己的侮辱。”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年幼时曾经历过一次被人用语言羞辱而不知所措的时刻。至今我也不愿提起这件事,因为每每想起,我就无法摆脱压抑的情绪。我选择了遗忘那些犀利刻薄的言语,但我永远记得我在路人诧异的目光中,泪流满面地走回家,我记得我心里的难受与委屈。

盲目地接受侮辱,如果未能及时客观地审视自己,会让自己误以为自身就是那个样子,对心灵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所以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获得这种抵抗不客观评价造成负面影响的能力。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小至生活习惯,大至价值观念,都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言传身教,乐观的父母鲜有悲观的孩子。

刻意缓和心情抑郁,会使孩子更难感觉满意。吓阻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的感受。减少必要的悲哀及焦虑会使孩子处于罹患抑郁的风险之中。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这一段话很受用。

我对“刻意缓和心情抑郁”“减少必要的悲哀及焦虑”的理解大致是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父母说“不要哭”“有什么好哭的”或是立即转移注意力的这种教育方式,这会让孩子失去正确理解情绪和自我的机会,会让孩子内心产生矛盾“我不应该难受”。长期以来孩子便不能很好地接受客观存在悲伤情绪的真实的自己,孩子也许会认为悲伤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甚至认为悲伤的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我想这会削弱他们的幸福感。

而“吓阻失败的感受”大致指的是当孩子准备要去尝试的时候,父母抛出“不要那样,很危险”“你站上去会摔倒”“你做不到”这样的言论,剥夺了孩子自我挑战的机会。我也不愿意孩子受伤,但若能引导孩子去思考预警与化解危险的策略,让她有充分的自由和适当的机会去尝试新事物,应该更利于她的心智发展。

我不是很理解“廉价的成功”的含义,兴许是指鸡毛蒜皮之小事的成功?还是指盲目地鼓励?我在想,是否应当警惕孩子在某一件达成的小事上自我膨胀,应当引导她挑战更大的目标,帮助她建立掌控感。

本书第4版里没有“掌控感”这个词,而是用了“征服”这个词。仔细想想,这一变化也很耐人寻味。能做到“征服”似乎能使自信心爆棚,而获得“掌控感”却是一个更好的状态,掌控的是对事情的达成与信心,更是一种自我意识管理。

乐观的认知技能与悲观的有效反驳:捕捉自动思维、寻找证据、找出其他的选择、化解灾难性思维、制定计划。

ABCDE:adversity记录不好的事,beliefs捕捉想法,consequences写下后果,disputation有效反驳,energization激发乐观。圈出想法中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的部分,提出暂时性、特定性、特定个人化的想法,理解想法会导向不同的行为结果。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如何防止;

最好的情况是什么,如何促使;

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如何应付?

习得乐观的积极解释风格引导:对好事持永久性、普遍性、内部归因的解释;对坏事持暂时性、特定性、内部暂时特定行为归因(负应有责任)的解释。

掌控感:对目标进行分化和选择,循环渐进,一步步完成。

相关文章

  • 阅读笔记|反驳悲观习得乐观《教出乐观的孩子》

    Miko的读后感: 马丁·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经典版)》一书,用许多实例来支撑理...

  • 《教出乐观的孩子》

    笔记 一、乐观对孩子的意义 乐观能够抵抗“习得性无助" ,增强心理免疫 心理免疫:帮助孩子抵抗消极和悲观情绪,抵御...

  • 读书笔记《教出乐观的孩子》

    【牛顿苹果20171231《教出乐观的孩子》5/day D39】 今天教出乐观得孩子来到第6章,评价孩子是否乐观。...

  • 【516/1000】孩子优势教育:制定优势计划

    01 【今日课程】第六课人人喜爱的乐观孩子,怎么用优势培养? 如何从悲观心态培养成乐观心态呢? 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 教出乐观的孩子

    延展阅读: 本期延展阅读为 马丁�塞利格曼 著作《教出乐观的孩子》。 《教出乐观的孩子》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

  • ABCDE来反驳:乐观起来

    《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提出了“ABCDE”学会反驳理论,帮助自己和孩子乐观起来。 A代表不好的事; C代表后果,...

  • 【天宝鉴藏】20170525学习力践行D10

    今天听第二遍笔记术的课程做好笔记,练习笔记术的方法。 教出乐观的孩子,看完第一部分第一章悲观在流行,第二章乐观需要...

  • 7月22日读书笔记

    活出乐观的自己 悲观来源于习得性无助理论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书是《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正确认识悲观和乐观,更好的面对生活。 一、什么是悲观? 悲观是习得性...

  • #翊起读书吧15/1001

    今天重点读了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习得性乐观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方法就是abc原则,在心理学上我们可能都知道艾利克斯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笔记|反驳悲观习得乐观《教出乐观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bm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