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我最开心的事是去图书馆看书。我的同学们以为我是一个高冷的文艺青年。其实我只是内向,不知道怎么与人自在地聊天。我读书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别人的生活,从而能更好地与身边的人沟通。现在我最喜欢的书籍类型还是小说,因为这是最容易让人读懂的文学作品。
这个周末,天气热得让人浮躁,我翻开了《思于他处》,一本书名就让我浮想联翩想读的书。孙郁先生以他深厚的文学底蕴,评价了一些文人的作品,从作品延伸到他们的思想。旁征博引,很难让人不沉迷进去。
读自序的时候,我被作者讲的故事触动了。知行合一是每个有识之士的追求,但很少人能做到。对于文学工作者而言,似乎更难。作者说,“我现在在大学教书,每年要写一点八股文,不这样写,似乎不能过关”。
作者在自序的结尾引用了《圆觉经》里的几句话,让我感觉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他在最后因为反省自己的问题而感到惭愧。这又让我感觉他真诚且真实。自序结尾的日期更是让我震惊,自序的初稿与定稿差了两年。
前几年,文学界突然流行起经典作品。起因是于丹讲论语火了,许多人突然发现,作为四书五经之一的《论语》,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这个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文学的发展。
我觉得,也许文学最初是A写了一个经典作品A1,当时或者后世对A大加赞赏,A1作品引起了广泛传播。而B读了A1作品,对A1作品和A的思想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或者更深入的探讨总结,形成了作品B1。再往后,C基于对B1作品的解析和对B思想的探讨,也讲了A和A1作品对B及B1作品的影响,形成了作品C1。本书中的散文《思于他处》就是一篇典型的C1作品。
这篇与书同名的散文, 以作者十五年前听黄子平的课时的感受,开始讲读他的书时的感受。作者在这篇散文里讲了文学批评家是什么样的,而黄子平与同代的批评家比,他是很吝啬笔墨的人。作者说,“寡言者语深,狂言者思浅”。
孙郁在这篇文章对鲁迅的解读不多,主要在讲黄子平的思想和作品。在点出了鲁迅对黄子平影响深远的时候,他这样评价鲁迅,“鲁迅的非同寻常的地方在于,常常于别样的地方,看到合理存在的不合理性,那些淹没的存在一点点浮现在文字的镜子里”。
两个月前,我读到了95后作家宗城的文学评论作品《至少还有文学》。《思于他处》与《至少还有文学》相比,孙郁教授的思想更深刻一些,而宗城的文章更浅显易懂一些。
如果你想读一些经典小说,但你害怕自己读不懂而失去兴趣,你可以先读《至少还有文学》。这类书籍能引起你阅读小说的兴趣。而当你读完了小说,你想更深地去了解经典小说的作者和他的思想,我更建议你读《思于他处》。
关于读书,我想说,读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长见识。一个人的生命时长是有限的,我们无法体验世界上的所有事情。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世界上有那么多书,你不要因为纠结读哪本书而浪费时间。
一本书读不下去就换一本,直到你愿意沉浸进去。那这就是当前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籍。当你读的书够多了,你就有自己的品味了。哪怕你一直读小说,你也会发现,那些经典小说带给你的精神快乐是更多而且更持久的。
最后祝愿所有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阅读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