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下午,窗外的空气透着燥热和纷乱,我正在空调屋里享受着沁凉,午睡后的心情也十分愉悦。
儿子打进了电话:“妈妈,我把你电动车丢了,就在邻居玉莲大娘的门口。”
“你哭什么?别哭了!”这是婆婆的声音,我能从儿子急切的声音里分辨出焦灼和担心,正所谓知子莫若母,我没有听出一丝一毫的带哭的声音,我知道,这是最疼儿子的婆婆怕我吼儿子,使出的大招。
“那你打算怎么办?”我尽量让语气平和,因为我也知道,事情出了,吼他、骂他也无济于事。
“妈妈,你不生气啊?”
“生气有用吗?我就想问问你,儿子,你感觉你现在能做些什么?”
“我再去找找吧!”可能是我的放松,儿子说话的时候也不那么着急了。
过了没三分钟,老修打来电话,悄悄告诉我,电车没有丢,是他偷偷藏起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亲戚路过家门口,告诉老修,半个多小时前就在路上见到儿子了,怎么现在还没到家啊?
这引起了老修的怀疑,平常儿子总喜欢和隔壁玉莲嫂子家的三个孩子玩,老修就溜达到嫂子家门口,一看儿子把我的电车放在了嫂子的门洞子,他正在屋里和小伙伴们打游戏。这是为了玩游戏,什么都不顾了。
嫂子家的大门开着,儿子只是拔下了车把上的钥匙,没摁遥控锁,也没上车轮的大锁,现在受疫情影响,听说小偷又活动频繁,这不是明摆着给小偷机会吗?
老修心想:给小偷机会,不如给我机会,让小子张张记性。就把电车藏了起来。等以后再找机会拿出来。
不一会,儿子就吓得咋咋呼呼地进家了:车丢了,车丢了!
老修又装出着急的样子,佯装着去找了找,儿子带着他的人马——嫂子家的那三个孩子,连跑带颠地四处寻去了。
2
晚上儿子去练篮球,老修把他送去,但是没时间接。小子没交通工具了,而且又是他弄丢的,自知理亏地打电话问我能去接他吗。我回答可以啊。临挂电话儿子又说谢谢。这是一反常态的客气。
接了儿子,他问我,妈妈,电车丢了,你心疼吗?那电车花了将近三千块钱,而且才骑了不到两年。
我知道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通过这件事,我要让他明白两点,一、东西和钱财固然重要,但是人才是最重要的。二、珍惜财物,加大防范力度。
于是我说:十几年前,那时候还没有你,电车刚进入市场,你姥娘就给我买了一辆粉丝的电动,那车是我喜欢的款式,小巧精致,我爱得不得了,可是我新鲜了不到一个月,你爸爸骑车出去,有急事回来,就把它放在了自家的门口,也是没上大锁,被小偷弄走了。
可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有,因为我感觉你爸爸也很难过,也很心疼,我怕再说他,加大他的痛苦,万一他难过生病了,更不上算了,那真是双重损失。
所以我反过来安慰你爸爸,因为在我心里,人永远比钱物重要。
听到这里,儿子松了口气。
“不过,儿子,东西丢了就丢了,但是重要的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才不能让这车白丢。”
“以后,我及时上锁,不再疏忽大意。”
“好的,儿子,人生一世,没有不不犯错的,这事翻篇了,回家后你该吃吃,该喝喝!”
这时候,正好到家了,儿子轻盈地跳下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