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苇眉儿日记第三篇:
6月13日(周三) 天气:晴转暴雨 电闪雷鸣
请反思,而不是抱怨
文/苇眉儿
中西方教育方式差异很大,今天阅读悠悠妈妈李茜《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一书后,深有感触。
德国制造,世界闻名的完美品质,其产品质量享誉世界。书的封面上有句话:比德国制造更值得关注的是德国教育。书的内容干货满满,不灌鸡汤,德国妈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高招,值得学习和借鉴。
我摘抄了如下内容:
美国教育家汤姆·赫勒在他的著作《灵感老师》中引用了他学生非常著名的一段话: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阅读,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游泳,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做乘法,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开车,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行为不得体,我们……教他,还是处罚他?”
“为什么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像回答其他问题时那样干脆地回答?”
孩子出现所谓的不得体行为,即不符合我们期待的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人与生俱来就懂得成人社会的那些规矩。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像天使一样,不大吵不大闹,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还特别会为别人着想,一举一动都得体,那才叫不正常!如果你对孩子抱有这样的期待,请反问一下自己是否期待太过不现实,而不是抱怨孩子的问题太多。
家庭教育、教养孩子的书,我也读了不少。这本书,的确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让我眼前一亮:请反思,而不是抱怨。
阅读,总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思考很多。反思后提升,希望自己在教养和抚育孩子的道路上尽量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点错误,少伤害孩子。就像作者李茜书中的教育理念一样: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
生活中,我们经常互相问候。
“你吃饭了吗?”
“你给孩子喂的什么牌子的奶粉?”
“你看我穿这裙子好看吧?”
……
但我真的从内心觉得人们应该多问一些,诸如“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洋葱头历险记》好不好看?”“你买的《傅雷家书》,能借给我看看吗?”
……
对我来说,阅读和写作的路很长,但是读书写作的未来明媚美好。我隐约觉得,我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种执着,一片丹心。人活一世,书是向导。在书的世界里,我变成一个精神灿烂的人,活成一座花园,活成一种传奇。向上看,花朵;向下看,花瓣。
我相信,对书的狂热,就是对生命的的狂热。至此,心安性定事静情淡,而茅屋稳,而菜根香,如此甚好。

琐事:
1、收到样刊《少年时代》低段2018年第5期,发表《懒,真懒,超级懒》一文。该杂志栏目《童话豌豆荚》的四篇童话,应该好好读读用心学习,希望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更具童心、童趣。
2、果子说寄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书。不过需要自己去京东下单,截图后返书款和运费,有点儿麻烦,看在此书是作家出版社的份上,还有我也喜欢书名,按要求做了。
作者艾润在此书《总有一人要先走》一文中写道:
“兄弟姐妹情,父母子女情。因为有共生的机会,才让情感显得更加温柔。因为知道这种温柔太难得,我们更想伴着一路走,却又不得不迎来这样一种状况,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哪怕是一生一世,也是有长有短,参差不齐的一生一世。
你走了,我还是会好好活。
可我知道,想你的时候,我活得有多不痛快。”
于我心有戚戚焉。
天堂里的老爸,你还好吗?
陈渠珍在《艽野尘梦》一书中写到他心爱的妻子西原去世的那个夜晚,文字戛然而止。此书的最后一句,我永生难忘:余述至此,肝肠寸断矣。
关于老爸,我写过很多文字,每次写都泪流满面,心痛不已。享受不到父爱的温暖,是我一生永久的疼和痛。
临近父亲节,老爸,我想你。
“你走了,我还是会好好活。
可我知道,想你的时候,我活得有多不痛快。”
3、写散文一篇、读书感悟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