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因着家中的第三代小朋友三岁多点,外甥女开始筹谋培养小家伙一技之长的事情,钢琴、小提琴还是其他什么,就如古代世家大族一般,棋琴书画不说精通,总得都略知一二。
我说孩子太小了,完全可以四岁半再说,未曾想一番聊天,竟令我感慨万分,不由感叹现在的家长也罢,孩子也罢,比起我们那个时代真的是太卷了。
首先是神兽们从还未出生妈妈就开始接受各种胎教培训,自国外相关报道表明胎教更有利于胎儿发育成长后,各类胎教培训机构雨后春笋般增加,价值不菲,效果我没研究没有发言权。但其实从医学角度讲胎儿只要母体营养均衡,情绪稳定又对小家伙充满期待和爱,就能健康成长。
好容易等到孩子呱呱坠地,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尚未散尽,就被周围的妈妈们卷入了早教的大军,号称能培养孩子专注力、开发智力、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等等课程应接不暇,同样按小时收费,教室里孩子们叽叽喳喳不亦乐乎,教室外家长们相互探讨互相交流。
忘记哪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爱和陪伴,花这么多金钱和时间交给别人千篇一律的早教课程,在我看来效果远不如家长在家专心致志陪孩子玩一场有意思的游戏,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去田野来一场大汗淋漓的亲子运动来得更靠谱。
盼望着盼望着神兽终于进幼儿园了,宝妈宝爸们常舒一口气,终于中午不用管孩子了,可以有点自己的时间了,这种惬意从家长们被接入家长群开始宣告终结。群里每天安排的家庭作业、不同孩子家长分享的育儿心得、课外兴趣爱好的培养……
怎一个’躁’字了得,四处打听、八方托人,好老师难找,仿佛自己慢了一步孩子的未来就灰暗一分。被捆绑在琴凳上的幼童、舞蹈室压腿不停哭泣的公主、棋盘边歪歪扭扭坐不好的小家伙,莫不是承载着父母美好的期望,只不知道有几个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我看来是新时代以来最恶劣最大的谎言,人生是一场长跑啊,就如四季之花,有的开得早点,有的开的晚点,总有开得一天,难不成要做那武则天,一夜之间百花开,揠苗助长不成。
紧接着就是小学择校选学区房,哪怕租房也誓要将孩子送到一流的小学,抛开私立学校不提,大多公立学校小学阶段师资力量也许有区别,可这个区别有多大呢,我记得孩子小时候听过北京一个高级教师的公开课,她说小学阶段最重要是两件事: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拓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热爱思考和学习。
而这两点再好的学校只赶到辅助作用,家庭教育才是小学阶段的关键,学校老师管得再严,回家父母跟不上,一切都枉然。
与外甥女絮叨很多,她说:“小姨,时代变了,现在的孩子不这样做就落伍了。”
我很茫然,也许吧,像我这样惫懒又随性的人,如果处在这么卷的时代,会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不敢想,扭头望望我家已长成的神兽,心里默念:“幸好!幸好!你已经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