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人们心中的神圣之地,浪漫之所。因此,校园生活永远美好,留存于记忆的最深处,时不时挖出来回味咀嚼,百回不厌。其实,生活在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喜怒哀乐,只是校园的生活属于青葱岁月,即使是不如意不得意,也不会给我们充满希望梦想的未来带来些许的阻碍。反而会增添我们回忆的内容,诸多的插曲,不过引发我们多年后的莞尔一笑。
绝大多数人离开校园后,便永远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上闯荡,江湖上打拼,或为稻粱谋,或为创事业。校园生活日渐成为往事。然而有少数人,出于各种目的,千方百计仍要重返校园。当然,他们看到了校园的好。
学历是部分重返校园者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已遍地的时代,要求得异于他人的一点优势实在不容易,继续深造拿个高学历,便是简单快捷的途径了。重返校园后,基本是上课工作连轴转,今天进校,恨不能明天就毕业,将文凭收入囊中,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虽是重返校园,却并不体味校园生活,亦不过问校园人事,求得一纸学历,即满心欢喜而去。
人脉是许多重返校园者的重要目标。不知何时,大学办起了各种名目的高级培训班,只要平台够高,学费越贵,人们越是趋之若鹜。似乎费用不高,档次还值得怀疑。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才配得上自己的地位,至于能学到什么,那是次要的。若是同期有高官巨贾名流,将是一种光荣和资本,可资自豪和夸耀。于是人们争相重返校园,结识权贵显达,恨不出其门下。要么以同学之名进入政要视野以取官,要么以合作之名傍大款以求财。动则搬出某人物自重,或者打着其招牌而撞骗。校园成为他们的交友平台,进入上流社会的重要渠道。这部分人大多数相对富裕,经商为主,乃所谓的成功人士,其实多为不学无术之徒,经校园镀金,摇身一变,学历惊人,而去校园精神却十万八千里之遥。
有极少数人,对校园怀有极深情愫,离得越久,走得越远,越是怀念,非为留恋旧情,重复旧时故事。而是始终保持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多年后的重返,当日之校园必是物是人非,书墨还是飘香,教室依然明亮,馆中阁内,书声仍朗朗;花前月下,笑语仍盈盈。一茬茬的莘莘学子怯怯而来,自信而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却是春风十里。散发着知识味道、思考气息的校园,永远迷人而芳香。重返校园,虽然已到岁月深处,却唤醒了心灵深处的梦想。
按说,校园是学生的主战场,是青春的浪漫地。但它更是知识的充电桩,学问的加油站。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学习而言,不论早晚,闻道有先后罢了。亦不管老少,八十岁进校园,也还是学生,朝闻道,惜死可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