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

作者: 濮阳260邢艳婷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19:44 被阅读0次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岁月流逝,白驹过隙,2018的每一天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的故事,展望未来2019已经悄然向我们走来!万象更新的一年,我依旧充满梦想,伴随着青椒计划的脚步走进了2019年开讲的第一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授、全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汪晓勤给我们带来了对我来说别开生面的一课《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数学知识显然已经忘掉了多部分,但是汪老师的这一课真的又一次打开了我的数学大脑。通俗易懂的教学让我听得津津有味,汪教授将典型的案例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并且明确指出课例研究要进入一个共同体,集大家的智慧共同合作才能共赢!这一节数学课虽然时间上相对平时要长,但是这节课程让处于茫然状态的我如梦初醒、豁然开朗,然我重新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那些枯燥的公式,原来数学也可以在这样有趣的课堂上学习,真有意思!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题目: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寓言故事,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其中道理。

教学过程:

一、出示《狐假虎威》PPT,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1、结合图片有感情的讲解,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过程中,让学生猜想故事内容,如:老虎扑过去把狐狸给抓住了。让学生们猜一猜老虎会不会把狐狸吃了?如果没有,狐狸会怎样对老虎说呢?(适当引导学生大胆让学生来表演。)

3、在讲解故事的同时,出示相应的重点词语“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让学生理解词语并用丰富的表情表演。

4、提问:

(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过来了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跑呢?

(2)你认为,小动物们是害怕老虎,还是害怕狐狸呢?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3)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呢?

5、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更不要仗着别人的威风来欺压别人。

6、根据提示,戴头饰表演故事。

7、学生合作表演,老师和其他同学们集体评议,给予鼓励。

二、拓展延伸。

把狐狸跟老虎以及其他小动物们的头饰,放入课余活动室,以便以后课余活动时,让学生们大胆地进行角色表演。注意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1、先自己练说,再在组内说大家进行补充评价。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

狐假虎威

狐狸      借        老虎        威风

          吓跑百兽

      对于真正的课例研究,我还没有真正的接触过,汪教授讲解的《中小学数学课例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课是我对课例研究的初识。《狐假虎威》一课是我上课的真实课堂设计,极度渴望有人能给予指正,让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艺术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课例研究初识与《狐假虎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gk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