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井英俱乐部
网约车4年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换来如此差的服务?

网约车4年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换来如此差的服务?

作者: 沛文沛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6:29 被阅读29次

    我的滴滴故事

    2016年,我在杭州出差,3公里以内,基本上都是三块钱左右。那个时候我认为这就是未来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出租车都该死。我用脚投票,从2014年开始就不再打出租车,即便可能要多等一会儿。

    2018年,深夜回北京,预计晚上23:30到达北京,在距离北京三个小时车程的郑州开始预约回小区的车。快车,专车,出租车。全部试了好几遍,无果。

    风雪夜归人,满城无车

    北京地铁延长7号线和4号线运营时间,想着从菜市口可以换乘4号线。但是坑爹的是,到了菜市口,地铁禁止换乘,只有北京南站上人。

    我们几百个乘客,凌晨十二点半在菜市口地铁的门口,滴滴上显示有将近400人排队叫车。然而,附近的车稀稀拉拉。有司机,但是根本不用滴滴等任何网约车软件。价格他们说了算。滴滴显示的价格是八十多块钱,实际的价格是,一个人90块钱。司机拉一趟等于平常跑4趟的价格还多,而且不用给滴滴交份子钱。

    网约车4年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换来如此差的服务?

    在这个时候,我不会想到2016年三块钱在杭州打车的故事了。我想大部分人也不会想起网约车大战时候各种券,各种免单的爽劲了。

    滴滴是救世主还是恶龙?

    好处,这玩意,你是感受不到的,甚至是没有记忆的,尤其是这个好处似乎天天都有的时候。

    2017年,滴滴快的合并,随后,滴滴和Uber合并。在这之前,我更偏爱阿里系的快的,而不是腾讯系的滴滴。网约车市场,滴滴一家独大。我也开始逐步成为滴滴的用户。快的在手机上消失不见。券开始慢慢没有了,然后原来3公里出租车13元,滴滴10元左右的优惠,也慢慢没有了。我们也慢慢的适应了。因为心里觉得还是比出租车方便。出租车拒载,不靠谱的服务,让人印象深刻,深恶痛绝,而无处言语。滴滴好歹还有一个投诉的通道,用时髦的话说,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滴滴的用户体验更好一些。

    2016年,我打了400多次滴滴,2017年我打了将近400次滴滴,2018年,滴滴没有出我的出行报告。这一年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而滴滴据说裁掉13000人中的3000多人。

    倒退的出行体验

    这一年,我叫车的时候,会选择快车,优享,出租车同时呼叫。我的打车报销单中,出租车的发票从0又开始上升到三分之一左右。

    宏观是我无能为力的事情,我感受到的是叫车远不如从前方便了,叫车也比以前贵了。如果是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也就还好,但是明显的,滴滴在欺负人。服务不如从前,每次打车的时候,和司机师傅都会聊上一段。我能够感受到两点明显的变化:一个是他们的收入不如之前了,补贴减少,派单也少了。另外一个是他们的幸福感降低了。打车的乘客并没有减少,滴滴的各种条款,还有公共政策的原因,增加了他们的成本,要想挣更多的钱,就得劳动更长的时间。而且有的区域,滴滴限值劳动时长。

    让出行更美好的小桔科技,从挑战BAT的热门选手TMD,你在滴滴司机口中能够听到越来越多的TMD破口而出。

    从2014年我开始放弃出租车的时候,我想记录我日常打车的见闻,写成一个滴滴日记,写一写这些司机的故事,记录一个个有温度的个体的变化。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日更的习惯,这件事也就没坚持下来。

    春节前的一个周末我和爱人去唐山看望岳父母二老,往常,我们只需要在顺风车下个单,两个人180块钱左右愉快的就回去了。现在,350块钱一辆车,有时候还不管接送。

    不知道让出行更美好的小桔科技是否有测量美好程度的算法。

    但是我想我这之前占的便宜的那些面单,优惠券之类都要还回去了。

    老兵热血不死

    还好,即便小桔科技把这个创业的使命当饭吃了,也还有创业的老兵热血不死。

    美团打车先在南京开始试点,引发了大家对快的的怀念。我在上海举办沙龙,待了两天。2018年的4月9号,美团打车现在每单收取五毛钱的成本费。 这个大哥自己跑美团儿子跑滴滴。打出租车是五十一块,拿美团23块9,还算比较优惠。再一次体验到了3块钱打车。但是这一次我没有最开始使用网约车的那种盲目的兴奋和贪了小便宜的开心。谁知道,这是不是另一碗黄连汤之前的糖豆呢?

    打车碰到一个胖乎乎带着络腮胡胡茬的师傅,很有趣。“滴滴和美团一个都不能死,要上他们都活着。他们打架,我们才受益。哪边没有车我就去哪边救援去。出发前,我会在群里问一下大家,如果大家跑美团我就去跑滴滴。如果上半天跑美团,下半天我就去给滴滴打工。出租车司机都不开空调的,我开车得先自己舒服了。超过25度对我来说就是高温。干两个小时我就休息一下”。

    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除了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喜怒哀乐,不爽和吐槽之外。我也在思考,背后有哪些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我们作为消费者一定要被迫接受资本的戏弄么?我们做错了什么,被资本愚弄至此?原本大家希望对滴滴是一个科技的救世主,打败出租车的恶龙,没成想,老的恶龙不死,滴滴成为一个新的恶龙。

    读到吴军老师《谷歌方法论》第204封信|从美国大学排名的变化,到中国网约车的整改

    这种渐进的做事方式不会引起很大的反弹,但是渐渐地,目的会达到。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点,也就是进一步理解保守主义的渐变的做事方式。

    接下来讲回到中国的网约车,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公司时不时出事,而且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该不该整改?当然应该。滴滴等公司在过去是否乐于接受批评?显然不是。事实上就连我善意地指出他们技术上的不足,他们也听不进去。

    但是,各家网约车公司瞬间停掉了晚上的很多服务,这就会造成更大的混乱,以至于黑车盛行。不论各家网约车公司的初衷是否出于善意,这种跳远式的做法,显然不如保守主义渐进的做法来得好。

    研究生态的学者们都知道这样一件事,当人的活动改变了一个地区的生态后,即使人类在这个地区的活动停止,甚至离开了这个地区,这个地区的生态是不可能还原回原来的状态的,它的植被、动物都会发生变化,会在新的基础上构成另一种生态。因此,对生态的改变要极为小心。

    有人说,原来没有网约车,晚上不是照样出行么?所不同的是,网约车的出现,其实已经改变了中国人出行的生态,而即使网约车消失,在中国城市,出行方式也是回不到原来的生态的,在新的生态没有建立起来以前,一定是混乱的状态。因此,不要轻易改变一个生态,这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三点。

    今天从某种程度上讲,滴滴等网约车的问题已经无解了。很多人把滴滴的问题归结于垄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在之前的来信中讲,不要以为垄断能够提高效率,只要它不作恶就好。垄断的结果是让技术和服务得不到改进,以至于大家长期要接受很差的服务。

    但是,滴滴垄断的形成不能完全怪滴滴本身,每一个乘客其实都有责任。在各个主要的工业行业里,企业都知道维持一个第二名的重要性。像联想、戴尔、惠普等公司购买芯片时,80%的芯片会买英特尔的,但是一定会稍带一下部分AMD的,以免英特尔形成绝对的垄断。

    但是个人在消费时,常常没有这种远见,再加上中国的企业之间其实差异性不是很大,让很多针对终端用户的企业迅速做大。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遇到这种情况,政府一定要通过反垄断扶持一个不是很落后的第二名,但是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足,这才使得今天很多垂直领域完全是一家独大。

    郭台铭常讲,阿里山神木的种子在3000年前已经埋下,今天不过是看到当年注定的结果。今天中国的网约车市场,其实种子、土壤和水分,在几年前已经设定了,今天不过是每一个人不得不接受当初自己行为的结果。

    因此,如果大家希望5年后的自己是更好的自己,今天就埋下一颗好种子。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四点。

    从吴军老师的智慧中,我感受到上海那个胖乎乎的络腮胡美团司机的智慧,平衡的艺术。作为一个消费者,过去我们骂出租车,现在我们骂滴滴。但我们的出行体验是否得到了改变?出行体验的倒退,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不能只去享受而不去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

    如果美团或者其他网约车公司再次归来,只要价格差别不太大,我一定也会下一些单子,而不是占尽便宜。

    希望我们这一代的消费者,经历过,都有所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约车4年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换来如此差的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jd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