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2月14日去乌鲁木齐兵团一中参加自治区整本书阅读研讨会,听了著名的语文专家廖蔚芬老师的一场精彩而干货满满的讲座和两位年轻有为的老师的两节名著阅读示范课以后。回来我一直思考在以后的日子里怎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上周三,我先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依葫芦画瓢的上了一节名著阅读指导课,那天几乎全校的语文老师都来听课了。虽然我用的课件是此次参加研讨会时来自陕西西安的王华老师的《骆驼祥子》名著阅读指导课课件,但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利用零碎时间又从头到尾的翻看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大学时也曾经看过,对书中的故事和情节还是大多能够记得清楚的。这一次匆匆的翻阅虽然不是细细品读,但是也收获不少,至少对于里面的经典的情节印象更加深刻了,尤其是关于祥子的一大段一大段内心的独白,再次读来,真是耐人寻味。上完这节名著阅读示范课,我成功的抓住了孩子们对本书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继续深入阅读的欲望,能达到这一点,这节课算是比较成功了。
但是,紧接着,我就发现了问题,孩子们学业压力重,包括家长在内的都觉得孩子利用那么多时间去阅读,还不如多做几道数理化试题,多背几个英语单词。因为阅读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相关的题目和分数还不一定全都能够拿到分数。基于孩子和家长们的这一点顾虑,我利用周末时间在家长群里再一次给家长们灌输了阅读的好处,让家长们明白,阅读的好处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绝不仅仅为了获得所谓的分数,它的意义远远高于此,阅读使孩子们扩大视野,尤其是经典的阅读更能丰富孩子的心灵,对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性格的塑造无疑起到促进和引领的作用。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工作以后,如何更好的进行整本书阅读,就是我想要探究的事了。
第一周我给孩子们规定了阅读的内容,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让每一个孩子给我打卡。因为班里很多孩子是住校生,只有周末的时间可以回家,才可以使用手机。每个孩子手上都有书,规定的内容让孩子们利用零碎时间真正去阅读,再把所阅读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梳理出来,可以用语音、文字的形式在微信上给我打卡,或者是写在本子上,然后拍照发到微信上给我。《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按照书中内容的长短,分成四周读完,第一周的阅读任务是本书的第一章到第六章。阅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让学生顺带思考几个问题“第一章中祥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祥子是如何获得逃跑机会的?”、“祥子外号的由来和深层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还可以住他的车厂?”、“祥子在杨家除了拉车还做什么事情?”、“虎妞的性格特点是什么?”等,根据从乌市带回来的名著阅读指导书的提示,给孩子们规定阅读内容,并且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读书,最后以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展示出阅读的收获和感悟,梳理出书中的重点情节。上周六那一天,全班42个学生有25个学生按照我的要求以不同形式一一在微信上给我打卡,我利用闲暇时间一一看完听完,并简单的一一点评,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平时很懒惰没有时间去读名著的学生迫于压力真正去读书了,而且不论是语音或者文字的方式打卡,孩子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无疑都是可以获得提升和进步的。这只是一个开始,且行且反思。
周日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语文课,我针对本次名著阅读的做法,在班里又进行了点评,并且要求学生从第二周开始在规定的阅读内容中至少要做几处批注,并且针对自己认为最精彩的片段做简单的解说,这样的形式迫使孩子们不得不真正读原著。我想,不管是主动也罢,被动也罢,只有真正去读书了,才会感受到其中的妙处,也才能真正的走进文本,毕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学生学业压力这么大,想要他们自觉主动的去阅读,至少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是不太现实的,也没有多大的效果。就好比平时寒暑假,我相信很多语文老师都给学生推荐了阅读书目,但是孩子们真的读了吗?读的效果怎么样?只是一两篇读后感根本就不能验证孩子们读书的情况,因为即便不读原著,在网上随便搜一搜,再抄下来,是随便可以应付老师的。基于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是使出浑身解数让孩子们去阅读,通过不断探索,对于我来说,规定阅读内容,让孩子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阅读,把厚厚的书本分解开来,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去做,我想不失为一种有效指导孩子们阅读的好方法。
当然,要达到真正去检测学生读的怎么样,读到那个程度的目的,老师首先要跟孩子们一块,再次沉浸文本,无疑,老师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肯定要比学生更深入和深刻,理解的更透彻,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把书本读薄,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这两天元旦放了三天假,从昨天开始,孩子们陆续在微信上给我打卡,有了上一周的示范和经验,这两天孩子们读的第7章到第12章,无论是做批注的形式还是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都要比上周进步一些,相信,只要老师和学生一起,慢慢沉浸文本,整本书的阅读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