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物(二):敌人的馈赠
2023/1/26 发表想法
不止是创作,现实也一样,没有那么多绝对的善恶、对错、美丑,有的只是每个人看问题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罢了。
>> 在面对小说中的众多人物的时候,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并没有那么多善与恶、对与错,有的只是不同的立场。
>> 创作的本质也就是与自我角力的过程。这个角力既存在于对艺术边界的超越,也存在于不同立场的交锋。
2023/1/26 发表想法
现实中一个人如果渴望成长,也要对别人的质疑、挑战甚至打击保有平和乃至感恩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对自身的不足作出积极的反思,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才能逐渐强大和成长。
>>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主人公不是完美的,他的价值观当然一定会受到质疑和挑战。所以他需要“敌人”,但“敌人”并非恶人。来自“敌人”的质疑和挑战是一种馈赠,它将会为主人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做出改变提供契机,而我们所渴求的真理也总是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现身。
第六章 冲突(一):不稳定的关系
2023/1/26 发表想法
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大难题。过度放任自由,则导致社会混乱;一辈子循规蹈矩,遵从主流价值观,人生又索然无味,一眼望到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离经叛道只能存在于白日幻想、梦中意淫和喜欢的文学作品的人物角色里。
>>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社会规范要求我们注重礼数,与人保持舒适的距离,主流价值要求我们注重自我形象,维护健康,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进步。这些当然都很正确,但是它也像一条机器流水线,剥夺了很多的自由。而文学并不承担让人归顺于社会规范的教化功能,相反,它时刻都在彰显人性的自由。
2023/1/26 发表想法
人物形象越鲜明,性格特征越清晰,越能得到一部分受众群体的共鸣。
>> 在大众小说里,人物往往会更加绝对和彻底,他们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是相对单一和纯粹的。很多时候,这正是其力量所在,也是我们动容的缘由。
2023/1/26 发表想法
真正了解和关心你的,恐怕只有你自己,我们大多时候只是在努力扮演别人赋予我们的人设。
>> 现代社会的恐怖之处,正在于我们无法自行定义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幸福是主流价值用量杯量出来、用小勺每日服食的一剂解药。因而我们没办法在任何关系里,舒展自我,张扬本性。
第十二章 冲突(二):魔鬼的名字
2023/1/26 发表想法
人性中恶的一面也最怕被别人识破,并拿出来示众。
>> 魔鬼最恐惧的是他们的名字被叫出来。因为他们作为超越现实的某种存在,最大的威力来自他们诞生于人类混沌的意识和对未知的恐惧。
2023/1/26 发表想法
小说想要揭示的人生道理,或者说作者想要普及给读者的价值观和哲理,同样不会采用说教的方式去灌输。也是藏在作品中,靠情节和结局去外化。
>> 小说里,人物的内心世界,也需要通过某种外化的矩阵得以展现。一味地进行心理剖析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借助其他人物在舞台上的表演,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