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美女说结婚这么久,慢慢的跟老公的沟通越来越少,现在只有降低自己对老公的期待,这样想自己好像要好过一些。可是她发现两人现在的相处模式越来越离她想要的关系模式远了,想要改变,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其实小刘美女的这种婚姻还挺常见的,我觉得降低自己对老公的期待其实会有点逃避婚姻里存在的那些问题,长期以往可能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远。
降低自己的欲望往往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我压抑。而且,一旦选择压抑自己的欲望,不让这股力量爆发出来,就会同时发展另一种能力——自我合理化。就是不断地说服自己降低标准是合理的,比如,一个女人很希望能和自己的伴侣有更多精神上的交流,但是用了很多方法都无果。在挫败和愤恨中,她逐渐丧失了希望,于是对自己说:
“算了,大家都这样。”
“他至少是忠诚的、顾家的,这已经比很多人的婚姻要好了。”
“结婚就是将错就错,能正常过日子就行。这就是婚姻。”
这样做虽然可以平复挫败感,但是有个巨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当习惯性地合理化压抑自己的需要时,就需要把自己的失望感等同于世界的常态。这样,挫败所带来的自我攻击就会下降,因为如果承认别人都能拥有圆满、高质量的婚姻,而自己的婚姻却形同死水,这种如同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失败者的感觉会让人从里到外颜面尽失。
为了消解这种巨大的挫败感,小我会本能地去合理化自己的失败,把这种失败扩大为全世界范围的常规现象。如果这是常态,那么自己的失败也就称不上失败了,至多是时代或社会的悲剧,自己只是整个时代车轮下无辜的受害者,更多是无奈罢了。相比起挫败感,人们更容易带着无奈维系正常的生活,但带着深深的挫败感却很难做到。
无奈是一种不太强烈的情绪,不会让人有剧烈的不适感,但却像一把钝刀子,作为整个人格的底色在后台运作,一点一点消磨生命的活力。活力是与希望和行动息息相关的,一旦把自己的问题合理化成普世性问题,希望之光就被自己给封锁了。
这种情况下,连携带其他可能性的信息都会被过滤掉。这是由人的心智模式决定的,心智只会选择和自己所认知的信念系统同频率的信息,或进入自己的世界。只有和那些会告诉你这个世界确实就是这样残酷、无奈的人相处,才会让你感到熟悉的生活套路是不受威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