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看到一篇简书首页热文,大意是作者本人通过某本介绍如何看懂企业年报的书学会了理财,后面评论者众多,大家都想要那本书的电子版。可是即使拿到了那个电子书,能真正看下去的有几个呢?能看的懂那些专业知识的有几个呢?能实际用于自己日常生活的又有几个呢?
只不过我们每个人都怕自己比别人懂的少,于是只要有机会就囤些书,收藏一些干货文章,期待着在某个周末或者空闲时狠狠的学一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关于财务方面的书大多都偏向理论,收藏了看不下去看不懂也是正常。那些打着财务领域工作几十年老教授旗号的作者一般是真的教授,专业水准的确让人敬仰,可是又难免过于学术化,不怎么接地气,不知道民营企业如何同时处理2套账甚至更多套账,不知道PRC GAAP和US GAAP在不同企业到底区别在哪里。
因此学了那么多年财务,看了那么多专业的书籍,考了那么多证书,刚毕业还是要忍受着在一线城市5000元左右的工资从出纳干起。教授讲的书上学的都不能有效的转化成工作经验,这个行业还是需要老司机带带你的。
1.必须了解的会计理论
理论那么多,每打开一本会计相关的书籍,作者都会不厌其烦的给你介绍一遍,我想告诉你实际工作中你知道这两个就足够了:
会计基本假设之——会计分期
会计基本假设分别是会计主体(也就是公司才是会计核算的主体,老板自己家里的花费不能算在公司,虽然好多老板都把自己家里的花费开了公司发票报销了);持续经营(成立公司是为了经营下去的不是为了明年或者明天关闭的);货币计量(需要以货币来记收入和费用)。
会计分期:会计核算要分成一个个连续的期间,这才有了财务人员每月的月结,月报,年结,年报。也因此产生了折旧摊销等概念。
举例:A公司今年刚刚成立,老板年初刚好买了个房子花了300万,他妹妹就把这个个人房产做为固定资产入账了,会计主体没搞清,以300万来计量,货币计量倒是没错。
还是A公司办公室装修花了50万,3月份装修完毕财务人员直接计入费用50万,2016年审计的时候问为啥不摊销,财务说早晚要入费用的,所以就直接计入发生当月了。这个财务要么没搞明白持续经营,想着明天公司要倒闭赶紧计费用,要么是不懂会计分期,虽然早晚入费用,还是要分摊到不同的期间的。
会计基础之——权责发生制
概念: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不属于当期的,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解读:收入和费用是否记在某个会计期间和是否收到钱或者付出去钱没有关系,要看实际业务是否发生在当期。
反义词“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举例: A公司2016年从国外进口2000万的精密仪器100台,当年卖出去90台,一台40万,年底还有10台没有销售出去,但是进口货款已经在当年全部支付给国外厂家了。
A公司财务是老板的妹妹,不懂财务,付款时直接记了成本2000万,卖出去的90台当年共收到客户付款3000万,还有600万没有支付,于是记了收入3000万。这就是收付实现制。
老板觉得妹妹做的账好像有问题,找了个专业的会计。成本变成了90*20=1800万,收入变成了90*40=3600万。存货变成了10*20=200万,应收账款变成了3600-3000=600万。这就是权责发生制。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按照实际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来计量。比如融资租赁,形式上是租赁,经济实质是销售。
谨慎性:不能夸大收入或资产,低估费用或负债。
其他的可靠性,重要性,可比性,及时性等实际工作中没有人会挂在嘴上的,财务的实际单据比如发票,员工的差旅申请,银行的付款底单等能充分证明这些东西,没必要专门学习相关概念,甚至背诵下来。
3.会计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也就是资产购置时发生的成本,花的钱,一般都按这个计量。
最近越来越多的朋友和我联系问起转行做财务的可能性,因此我有感而发写了上篇文章《你真想做也能做到像安迪一样的财务吗》,接下来会好好梳理一下如何从零开始做财务,不管你是财务专业或者其他专业,只要你对财务感兴趣,想做财务,想学习理财,想转行,想考证,想创业,想在财务领域升职加薪,想看懂财务报表。。。。。。那么欢迎关注本系列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