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马原自考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作者: 小拾一 | 来源:发表于2022-05-21 10:59 被阅读0次

    一、单选题

    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2.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3.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是(实践)。

    4.认识的主体不包括(企业主体)。

    5.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指的是认识主体的(历史性)。

    6.主体的能动性又称(自觉的能动性)。

    7.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是(精神客体)。

    8.认识客体的属性有(客观性和对象性)。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主观题

    1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13.简述认识主体的特点。

    答:(1)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2)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性。(3)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不开的。(4)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14.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答:(1)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时间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认识客体的构成:认识客体由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构成。(3)认识客体的性质:①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②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15.试述认识主体的结构。

    答: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各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

    (1)人类个体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个人。个体的人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由感官和大脑去反映外部事务,从而产生认识。个人虽然是认识的最小单位,但他确实认识的直接承担者,是组成群体主体和整个人类主体不可缺少的因素。个体作为认识主体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个体的认识活动收到个人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阅历、个人的生理状况等主观因素的限制。

    (2)作为认识主体的群体虽然是由个体所构成,但群体的认识不同于个体,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个体,群体具由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在群体中各个个体能摆脱他个人的某些局限性,形成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从而对认识客观世界产生重大作用所以,在实践中药特别忠实群体认识的功能和作用。当然,群体也收到两方面的制约。

    ①收到群体自身的制约,如每个阶级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对作为阶级的群体认识主体的认识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②群体的认识也要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局限,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认识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的认识绝对不能同日而语。

    (1)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种性质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正好一致。个体群体的存在都是有限的,所获得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无数的个体、群体汇成人类整体,无数个体和群体的认识汇成无穷无尽的人类知识的长河,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由个体形成的群体,以及由个体、群体而构成的人类整体都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情况每一种主体作为认识的承担者所能实现的认识是不相同的,必须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分析。

    16.试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答:(1)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这是指特定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主观认识与特定的客观实际的相一致、相符合。时间是人的具体的物质活动,认识产生于实践,因此,有什么样的时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认识。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产生了许多革命的理论和战争的学说,这些理论和学说就是对革命斗争实践和战争实践的认识。今天,我们关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就是对我国现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认识。

    (2)主观和客观、认识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这是指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变动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应跟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客观世界和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都是不断发展的,旧的过程结束了,新的过程又开始,从而决定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一个不断产生——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新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总之,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认识论上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为特征的,违背了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者或者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搞冒险主义,犯“左”的错误,或者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搞保守主义,犯右的错误。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在世纪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8.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9.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答:(1)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第一,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是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第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st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