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观

作者: 丧心病狂码字的黄家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1-18 13:44 被阅读0次

    写成这篇文章的动机,最初来自几个本科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向我咨询考研和找工作的事情,大多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但后来我发现回答的效率比较低不够系统,针对的问题也各有涉及,如果没有设身处地亲自实践,很难有独到的体会。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一些内容整合起来,下次再问我的时候直接将这篇文章扔过去就好了。

    以下分别从思维导图、笔记和做计划三个方面入手,适用于任何学习场景,我已经尽可能用容易理解的话来表达我的想法。阅读时间大约5-10分钟,由于前面的内容在后面会有体现,所以最好不要跳着看,否则效果会比较差。

    思维导图的作用

    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几个朋友都知道我喜欢画思维导图,特别是秋招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在帮助我回顾和串联知识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思维导图,也知道它很强大,但却说不出来为什么,或者并不觉得能有什么作用,好像也就是将一些概念列举出来方便记忆。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不仅仅是帮助记忆,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克服学习和应用中的误区。很多人学习一项技能或者一块知识,就是看懂知识的描述,理解它的意思,并不断地重复成颂,如此循环。但这一过程其实只是在运用大脑的阅读和记忆能力,记了一天,大概会了,过几天快忘了再记一遍,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但当你真正需要运用的时候,知识的提取就变得很困难。

    而在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不是简单地阅读知识描述并记忆,而是先列出一个关键词,然后你会问自己这个词它代表什么意思,刚刚看过的书里面跟它有关的有哪些,列出来,不断重复这个步骤...这样你会不断地强迫自己去做知识提取这件事,不断地将你大脑中沉淀的知识或者经验提取出来,不断地联想起很多词、很多例子,你会强迫自己用最开始的一个关键词联系所有的分支,也就是说你在整合和关联学过的知识和信息,进而不得不分析这些知识的共同输入和输出,找出规律,这就会经历一次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你印象深刻。

    回到最初的问题,思维导图并不只是将若干概念抄书列举出来,做得很漂亮,方便自己记忆,然后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不是,并不需要记忆思维导图,你需要的是这种记忆提取、联想思考的过程对大脑已有知识和信息的重塑,以后可以用导图来复习和加深知识的关联。就算我把我的思维导图给你,也没有任何意义。

    对一个概念的联想和拆分也是一项技能,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去摸索,我做思维导图大概有两三年了,应该算入门了,下面是我秋招前花了三个月时间做的知识网络图(局部)。

    容器 Map - 思维导图

    如何做笔记

    小时候练过字,笔记一向还算工整,只不过本科(考研)期间是在纸上记笔记,研究生期间用的是 iPad + Apple pencil,笔记无纸化,但也各有利弊。

    在纸上写笔记,尽量写得清晰可见,否则事后你再拿起来复习完全不会有阅读的欲望。在一些公众号和知乎的某些回答里,我看到过很多制作相当优美的笔记,各种荧光笔和贴纸让人眼花缭乱,其实这些东西只适合于手账和读书总结,不太适用于学习的场景。

    学习讲究的是高效和断舍离,将一切无关的东西剔除掉,快速清晰地写出来就行了,不用写得太漂亮(下图的笔记我真的真的写得很快,已经算我比较丑的字了,所以我的话并不矛盾...),但在纸上写会有一种获得感,更加亲近,这是在平板上写所没有的。

    泛函分析笔记 考研数学做题笔记 考研政治做题笔记 考研英语思维导图

    在平板上写刚开始也不是很习惯,但不得不说 Apple pencil 真的好用,不管是文献还是看视频记笔记,都能在平板上完成,而且对于 pdf 和自己的手写笔记,可以随时通过查找功能定位,而不会像纸质笔记一样,一页一页地去翻,凭着记忆去寻找。对我而言,一块板子加上附带的各种笔记功能完胜纸质笔记。

    如果是想做错题集或者想从某个网页截取一个段落一张图片或者想将纸质的文章导入平板进行阅读和备注,可以用扫描相关的 APP 或者自带的备忘录,直接扫描纸质文件,并自动导出为 pdf 格式,这样就可以导入相关的阅读 APP 或者笔记 APP 了。

    导入 pdf 直接标记 在 APP 写笔记 创建多个笔记本,云同步更新

    写计划

    我的计划主要分为年计划、月计划和日计划。前两种一般以备忘录的形式为主,日计划直接写在纸上或者平板里。做计划不要精确到时分秒,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一旦因为中途的变故而完不成就会有极大的挫败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于是后面我调整为每个时间段需要干哪些事,至于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自己灵活安排,但只要在那块时间把事情全部完成就好了。有些计划由于没有上传到 icloud 现在已经不在了,在过去的朋友圈里找到了以下几张图片供大家参考。

    其实我从高中就有写计划的习惯,但是没有坚持,到大二开始每天、每月和每年坚持写。有人在朋友圈评论过我,说你这么自律,压抑自己的欲望,快乐吗?说实话,自律确实需要压抑欲望,但这种压抑,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我自己,享受到自由和积极的状态。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能不做。离开了高中,没有人为你掌控人生的方向盘,你有了大把自由的时间,你必须通过自律来掌握方向。

    自律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我制定了很详细的计划,每天干二十件事,每年看100本书,我还要发朋友圈让大家看看我的雄心壮志...这是自虐,不切实际地仰望星空,毫无意义。一定要脚踏实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比如你想每年看100本书,那平摊到每个月8-9本书,每周2-3本书,对你而言合理么?简单地计算估计就能大致知道自己的计划是否超出能力所限。

    正确的自律加上方法的得当,一般会让你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就感。比如你计划每周跑10km,每天晚上早睡早起...你会发现身体更加强壮,学习效率更加高,每天的计划能够更好地完成。总之,写计划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是没有经历过的人难以体会的。

    每个月或者每年的计划完成80%以上,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买一双平时舍不得买的鞋或者电子产品等等,有激励才有动力。

    2019年计划 2017年计划 春招前计划 考研复试前计划 考研前十天冲刺计划 考研日计划 秋招日计划 平板上的日计划

    学习观总结

    思维导图:列出关键词 -> 联想 + 知识提取 -> 拆分和重塑

    笔记:工整易查找 + 忌花里胡哨 + 实用

    做计划:忌精确到时分秒 + 自律 + 奖励机制

    掌握并熟练地运用上面一套学习体系,大概要1-3个月的时间,同时也需要对电子产品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否则就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这套方法论的东西是我从以往的经验得来,通过这套方法论我考上哈工大研究生,并顺利度过秋招,拿到多家大厂 offer,并入职字节跳动,成效不用质疑,前提是真的认真地去做过。

    当然,除了这些内容,作为一位工科生,还要学习如何正确并快速通过搜索引擎找到需要的资源、如何高效地结合视频学习、如何快速学习一门新语言等等,这些知识我也还在不停地摸索和学习中,让自己的学习观更加充实饱满,从而更快地学习新的知识,也希望大家能从这篇文章中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学习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sv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