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
放下书本的瞬间,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一首歌词:
带着青春的迷惘与彷徨让我靠近你
在寂静的夜里我们跳舞吧
忘掉你所有伤悲
吹起那忧伤的布鲁斯啊
你是我最爱的人
只是你不愿意相信爱情
怕它有天会老去
是的,在短暂的青春岁月里,你曾经是我的爱人,可是,当美好的青春逝去,你便远去,化为记忆中我的亲人。
青春是一首歌,身处其中,谁也不知道,哪天会别离。只是这首歌,美的伤感,美的心碎。
《挪威的森林》讲述了这样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
渡边是一名高中生,他唯一的朋友木月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友,直子。三人结成一个小团体,木月和直子约会的时候,他便也跟着他们俩。
木月十七岁的时候,选择了自杀,他把一根橡胶管连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用塑料胶布密封了车窗,然后发动引擎。
木月的死,在渡边和直子心中,引起很大波动,直子莫名有些生气,觉得最后一个同木月见面说话的人,是渡边而不是自己,也许她的心里更有些愧疚,后悔之类的感情吧——对木月,这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于是渡边和直子,原本就不熟悉的两人,迅速分开,只把对木月的怀念,留在各自心里。
一年后,升入大学的渡边和直子,在东京线电车里偶然相遇,死去的木月在他们之间,始终存在,是木月拉近了他们俩,也是木月让他们俩之间有距离。和直子在一起,渡边似乎没有更多和她交流的话题,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在她身后,漫无目的的走着。好在东京很大,整个春天也没有走完。秋天的时候,两人的关系更近了一些,但似乎还是走路,用走路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一种心灵的祭奠。
在直子二十岁生日的晚上,直子的公寓里,渡边为直子庆祝生日。似乎是放下了什么,直子在连续不断的诉说中,又刻意回避着什么,死去的木月成长她心里的一个结,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结。在极度痛苦中,直子把自己交给了渡边,而渡边也惊讶的发现,和木月相恋多年的直子,却一直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清白。那一夜,成为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尤其对直子而言。
三天后,当渡边再去找直子,才发现,直子已经休学回神户的家了。之后不久,就到了一个叫做“阿美療”的地方进行修养。其实木月的死,直子的姐姐在十七岁自杀,周围人的离去,已经在直子心里,留下致命的伤害。渡边在种种不确定中,开始了对直子的等待。可是这样的等待,谁也没有给他确定的结果,直子呢,也许能够走出心灵阴影,投入他的怀抱,和他一起迎接新的生活;也许永远都会留在“阿美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精神的痛苦里。
在对直子的等待中,渡边结识了新朋友——绿子。绿子青春热情,大方活泼,和姐姐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还经营一家书店。她对渡边表达了好感,可是出于对直子的爱和尊重,渡边和绿子保持了距离,仅仅是一般朋友而已。
在直子在“阿美療”疗养期间,渡边曾经去探望她,在无边的森林里,直子热情的表达了对渡边的爱;渡边也鼓励她勇敢地走出过去,积极面对现实,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后来,渡边收到一封信,来自于直子的舍友玲子。原来直子终还是没能从心灵阴霾中走出来,她用一根细绳,在如同她内心世界一般昏黑的森林中勒紧了自己的脖子,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参加完直子的葬礼,渡边开始了一场旅行,无准备,无目的,无顺序,无归期,放纵自己的肉体在山阴海岸,用一种近乎自虐的形式,试图忘记对直子的爱。从好友木月的死中,他悟出一个道理: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
而直子的死,更是让他明白:
“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
带着心灵的成熟,渡边回归正常生活。而直子的舍友玲子,业已恢复,她在初秋到来,此刻,云如枯骨,长空寥阔,直子依然二十一。玲子穿着直子的衣服,带着吉他,与渡边在一起,弹了《心上人》《挪威的森林》等五十首直子喜爱的曲子,用属于他们两人的方式,为直子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
送走玲子,渡边开始了对人生道路新的探寻,他拨通了绿子的电话……
逝者已逝,多少记忆都留在了十七岁,曾经的迷惘和忧伤,都化为一首首动人的曲子,祭奠青春,祭奠爱情。
生者重生,所有的爱都留给昨天,化为青春岁月里一片浓阴的森林,森林里,有爱人的欢笑,奔跑的身影。
《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写于1987年,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却严重失衡。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处在巨大的孤独、焦虑、虚无、失落之中,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像潮水一般,无情地扑向每一个人。小说里直子姐姐的自杀,木月的自杀,直子叔叔的自杀,影射出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普遍思考。
受甲壳虫乐队的一支曲子——《Norwegian Wood》的启发,村上春树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创作了这本与青春和爱情有关的小说,并破例写了后记,“献给自己离开人世的几位朋友和留在人世的几位朋友。”表达自己某种特殊感情。
生死别离,似乎还能闻到那个秋天的花香,蜜蜂嗡嗡的飞过头顶,风穿过森林,树叶大片掉落,可是爱人已逝,多少青春的欢爱遗失在风中,曾经不以为然的幸福,时过境迁之后,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和对于生命无常的喟叹。
这是一首青春的骊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