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清明中断了每年例行的扫墓活动。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前二天梦见故世多年的母亲,母亲辛劳一生,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永远铭记在心。可如今只能遙空祭拜,我想父母一定不会责怪的,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一定要再去看望他们老人家。
图片来自网络“清明祭祖雨绵绵,爆竹声声唤祖先”。回想起八十年代,陪家母到苏州横泾扫墓之事。那时是乘绿皮车到苏州,一下火车,急忙奔出站,去抢公交车的坐位,我们年轻不坐没关系,主要是替母亲抢个位子。
到了墓地,当地的农妇就围了上来,抢着替我们清扫墓地,有的还带着油漆毛笔,询问是否要把墓碑上的字重新描一下。我们摆供品、上香、点蜡烛,然后依次叩头,等上坟一套仪式结束,乘车到观前街吃中饭。随后就是去苏州园林逛逛,脚酸了,找个茶室坐下来,一人一杯茶,嗑嗑瓜子,聊聊天,吃过晚饭,再乘火车回上海。
在车厢里大家围着母亲,听到她说不吃力,今天蛮开心,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虽然我们都已成年,但在母亲跟前,我们永远是个孩子,有母亲在我们身边,我们是个幸福的孩子。遗憾的是当我们都有稳定的工作,生活逐渐好转,母亲却离我们而去,长眠在苏州横泾的公墓里。
进入21世纪,我们兄弟姐妹都有了私家车,扫墓就方便多了。两个多小时就到墓地,扫墓结束就在回上海途中找家饭店吃饭,饭后大家各自开车回家。最近几年,去墓地扫墓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场里没有车位,就连马路两边都停滿了车。于是我们就赶早出门,7点刚过就到墓地,9点多点当我们从山上下来,扫墓大军才刚刚到达。看看时间还早,干脆回上海市区吃饭。
清明节祭祀,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一天,人们扫墓、烧纸钱、摆祭品、叩头行拜,用种种方式寄托对故去亲人的哀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淅淅沥沥的春雨,是亲人哀悼逝者的泪水。
清明祭祀的文化传统,会使我们一代代记住先辈的养育和教诲,永远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也在这一天,使我们感悟到失去的不能再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清明节扫墓,也是一种保持家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当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会聚于一起,通过祭扫仪式,升温了因时空间隔而淡化的手足之间亲情,建立起下一代之间的亲密联系,希望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互相帮助,携手共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