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102409/8575564492077b46.jpg)
卖出一套房子的100万与成本节约的100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的100万是现金收入,而后者的100万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成本人的成就感经常来自于此。
在招完一次标,或者与供应商核对完一次结算后,成本人员会沾沾自喜:这次的努力工作又为公司带了**元的利润。
但是,曾几何时,这种成就感出现的机率慢慢的越来越少了。特别是这几年,高周转了,现金为王了,成本人拼尽全力省的那点钱跟公司的发展速度来比不重要了,专业性也不重要了。我几乎要以为成本的工作快变的可有可无时,看到书里写的内容,才发现原来“真理”一直都在,只不过是很多人认知不同罢了。
成本确实需要事前筹划,也需要目标成本的全过程管理,更需要全员的参与和重视。
我曾经如数家珍的跟业内同行交流,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成本人需要关注哪些重要的点,对项目利润会产生哪些大的影响。
如果地产公司的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对项目花的钱负责,才会形成有利于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这就像居家过日子,是精打细算,还是大手大脚;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也不一定能把日子过的多好,反而会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所以,成本人强调的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该花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花的一分不能多花。
哪些钱是花在刀刃上的钱呢?以拿地招拍挂项目为例,列举几个需要成本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有一天,前同事给我打电话,我正在剪头发想整个新形象。恍惚之间,他好像说有个要投标的项目,好像是请我去看看。
我就问了一句,是啥项目,他说是一个产业园的装修工程投标,我的脑子突然就秀逗了。
先是说产业园好呀,我有个老同事也在开发产业园,我来问问他那边可有项目。
然后又说朋友在做**J的方案,问他可有时间听听,给点建议。
这些话说完,我就后悔了。我这是在干嘛呢?显示我自己很能干吗,路子很广吗?我有没有搞清楚朋友打电话来是让我干嘛,有啥诉求,说这一大堆,目的是要表达啥?
何况J的事,八字还没有一撇。
有个朋友请我去她那,让我意外的是,一年多过去了,不知道事情的具体进展么。同时,明明有咨询公司,有好品牌,真的不知道战略方向,也不知道到哪一步了。
虽然我暂时不在工作状态,但我的时间可以用来看书学习的。何况还报了两个线上学习班每天都在打卡跟进。
当时趴在桌上让我写名单时,有点恍惚,一种历史重现的感觉。往日的一幕幕画面突然呼啸而至,难道又要回到过去,我好不容易逃开的,那些心惊肉跳的日子。
有时候,想让别人改变,还不如自己清醒。
除了专业,我还有什么优势?无非是我多年来诚信的好口碑,可不能随意的又把一手好牌打烂。
能被人需要感觉是挺好的。不过如果能清晰的表达出具体的需要就更好了。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
宁向东老师在课程里说,他每天10分钟左右的课程很多是花费了他两周的时间写出来的,所以指望听一遍就能听明白估计难度很大。听他这么一说,我就放心大胆的把他的每节课至少听三遍,听三遍听不懂也没毛病,我写一遍,再读一遍,这些都需要时间。
我们总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但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没关系,给自己建个容器,给自己一点时间。
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写到:当你遇到被锁上的锁头时,应该去别的地方找钥匙。同样,当遇到必须解决的问题时,不应该只盯着问题看,应该把注意力从问题本身移开:想办法做正确的事,这一点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