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朋友圈常看到有人说春节前烫的头发、做的指甲、买的新衣都白瞎了!早知道不如多买两件睡衣换着穿!
我没有赶在春节前去做一件“白瞎”的事情,只是囤了几本闲书,按计划看完。只是要考试的书现在却不怎么看的进去,觉得有点难度了。
年前看的《医学心理学》之前听说这门挺难,自己看完觉得还挺简单的。现在看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觉得内容繁杂无序、前看后忘,想做笔记和思维导图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也不知道四月初的考试还能不能正常进行了,不管考试能不能正常进行,学习总得按正常进度的。毕竟,也不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
就像我们烫头发做指甲买新衣也不是为了别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算梳好头发、洗净双手、穿上新衣、坐在家里,没有他人欣赏,自己觉得清爽,也是一种愉悦。女为悦己者容,这个“己”更应该是自己。
人生本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逆旅。
现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光。
愿你我都能珍惜、珍重!


凝飞早练晨读2029129家庭教育学习分享——阅读释疑,真正提高儿童语言能力
1.儿童阅读到底以谁为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以成人为中心
2.儿童阅读应该坚持哪种方式?
引导式阅读&思辨性阅读
3.儿童阅读追求乐趣还是绩效?
阅读的乐趣与阅读的绩效
4.儿童阅读父母应该充当什么角色?
亲子阅读——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孩子课外阅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乐趣,给孩子带去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同伴阅读——是同伴学习在阅读领域的应用,阅读同伴之间通过合作的形式对整本书进行研究、阅读、理解、感悟的过程。在同伴阅读中,父母无孩子共同阅读读物,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当下,“亲子阅读”占据了了儿童阅读推广的主流,但这种方式更适合学龄前的儿童。想要真正改变学龄期儿童存在的阅读问题,更需要“同伴阅读”。
不过,大多数父母对“同伴阅读”似乎重视得不够,因为“亲子阅读”可以轻松地进行,而“同伴阅读”则需要父母建立小型读书会,协调不同家庭来进行,难度提高了很多。但只要父母肯尝试,就会给孩子更好的阅读指引,真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即便是亲子阅读,父母也要和孩子成为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引导孩子读书。很多时候孩子的理解并不一定比父母肤浅。父母和孩子是阅读的共同体,只有以伙伴式平等的姿态参与,阅读才会有更多的发现,孩子也更乐意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