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知道,普洱茶有各种形状,有饼形的、沱形的、南瓜形的、砖形的等等。不同形状规格也不尽相同。但是饼茶却有个有趣的现象:基本你所买的所见的普洱饼都是357g,而且基本都是7饼为一筒。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揭秘下这背后的故事。

普洱茶为什么是357g:
普洱茶饼,也称七子饼,每饼重357g.历史渊源要从很早以前说起:
古代涉边交易,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
古代圆茶,即所谓七子饼,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当时16两为一斤,7两折合成当时的0.4375斤:
一筒=7圆×0.4375斤/圆≈3.06斤
一引=32筒×3.06斤/筒≈100斤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与现在一样,以500g为一斤:
一筒=7片×357克/片≈2.5公斤
一篮=12筒×2.499公斤/筒≈30公斤
这样一来,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销售和管理。
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还有种说法是从易经的角度解一下,首先357都是阳数(阳数为1.3.5.7.9,阴数为2.4.6.8.10),阳为日,为火,变动不居;阴为月,为水,凝静,水平。
阳数之和为25(1+3+5+7+9),为太阳律的运行规律,而阴为月,阴数之和30(2+4+6+8+10),这也是每个月30天的暗藏玄机,月就是这么来的,易经包含天文历法,可见其文化内涵之丰富。
普洱茶为什么是7饼一筒:
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现指一筒普洱装七张普洱饼。乾隆皇帝曾对七子饼圣喻:"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
关于7饼一筒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就是上面说到的,为了计数方便,一饼茶为357g,一筒七饼;357g*7饼茶=2499g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能负重前行,这些是先人早已算好的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第二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饼捆扎好外加一饼一共八饼过数的。另外分离的一饼是做什么的呢?是用来上税滴。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推崇的是单数,“九”为至尊,“七”为多子多福,“七”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在清代,普洱茶饼是7两一个,7个一包,故名七子饼,而7两就约是357g。所以这一习惯也一直延续至今。
由此可见,普洱茶饼中的重量357g以及普洱茶采用一筒7饼的包装方式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多么伟大啊!下次你不妨去考考茶友,看他们是否知道这些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