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角度与多面性

浅谈角度与多面性

作者: NIRVANAPHONEIX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9:46 被阅读0次

        历史,其实与我们平时从不同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差不多,但正如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曾说过的: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在历史中,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究其原因,其实都是因为各方的角度不同,自然,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就会不同。比如说,下面这位被世人骂了无数遍的大奸臣——魏忠贤。

        自从我在《明朝那些事儿》看到了这位仁兄的光辉事迹后,我便觉得魏忠贤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好好的众正盈朝被他变成了“众兽盈朝”什么: “五彪” “十兽”“五百义孙”等等,总而言之,什么都有,反正都不是人;在他的时代,人命和官职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官职甚至都明码标价,草菅人命,横征暴敛,什么都干,就是不干好事,搞得民不聊生,经济萧条,但他还是什么都要,就是不要脸。        这时候,有着大无畏精神的杨涟挺身而出,历数魏忠贤的二十二条罪状,但可惜没有内应,反倒被魏忠贤诬陷受贿,锒铛入狱。在狱中,魏忠贤多次想置杨涟于死地,但无论是铁锤碎骨,钢刷剔肉,布袋压身又或是铁钉穿耳,杨涟都挺过来了。但最后,在一枚铁钉穿过他的脑袋后,奇迹没有再次发生,他离开了,留下一封绝笔。虽被狱卒发现,但备受感动的狱卒把它保存了起来,直到魏忠贤倒台才终于公之于世:

        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患于天,何怨于人?唯我身负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见先帝于在天,对二宗十祖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会觉得这是个奸臣害死忠臣最后忠臣得以昭雪的故事吧,然而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这个故事还没讲完。首先我们要明白,杨涟弹劾魏忠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存亡,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其他正史的记载,其实魏忠贤专权时,为岌岌可危的明朝带来了生机:萧条的经济开始发展,关宁防线开始组建,外敌不敢来犯,内乱也都被平息。其实从能力来说,魏忠贤可谓是那个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虽然他的道德作风有很大的问题,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是当时唯一可以挽救明朝的人的事实;反观他的对手东林党,基本都是一群党争高手,说着以天下大义为己任,却忽略了明朝当时已经势微的国力,一天到晚只会窝里斗,如果不是魏忠贤当了几年的政,明朝估计还会早亡几十年。

        而且,魏忠贤其实是个在关于国家存亡的大事上十分有原则的人,因为他明白,没有大明,他也混不下去,所以即使他很不喜欢左光斗,赵南星等人,但由于当时有能力的人实在太少,只好违心委以他们重任。

        那么现在我再来问一句,杨涟弹劾了魏忠贤,结果是让大明早亡了几十年,他到底是为了民族大义还是什么别的东西?在我看来,最有可能的,是党争,说白了就是权力争夺。自私迂腐的东林党人,为了自己所谓的大义,毁掉了整个大明的未来,这,可能才是几百年前那场大战的真相,而杨涟,只不过是一个英勇无畏的牺牲者罢了。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最终的真相,毕竟我们都不能回到几百年前亲自考证一下这段历史的真伪性,但我希望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我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法也自然不同,也只能见仁见智了,但也希望大家在下定义之前,能看清真相,别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相关文章

  • 浅谈角度与多面性

    历史,其实与我们平时从不同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差不多,但正如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曾说过的: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

  • 过年了,你准备换工作了吗?

    如题,请留言。 两天后我将以本职业角度浅谈“年后工作是与非”。

  • 童话是给大人看的

    ——浅谈《王子与贫儿》 马克·吐温先生写了很多从不同身份的孩子角度写社会的作品...

  • 浅谈角度

    昨天,朋友在群内发了个视频,拍的是一旅游圣地。山高大巍峨,挺拔竣秀。一友看了感叹,太美了。我告诉她,确是很美,这...

  • 浅谈角度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角度这个哲学问题。觉得挺有意思的。 站在高中阶段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擅长于...

  • 第二章 事物的特性与发展规律

    一、事物的多面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分析事物不能单纯地从一个角度、一个层次去分析。 例如我,从生物学上来说我是...

  • 横看成岭侧成峰

    很多事情都有多面性,我们往往太过关注其中一面,以至走进了死胡同。 换角度思考与换位思考一样重要。其实换位思考是换角...

  • 你聚焦对了吗?

    人与事都有多面性,呈现出来时会被人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有一次我在一神像面前驻足凝望,之后绕神三圈。在此过程中,我看到...

  • 《浅谈上流与下流(下篇)》

    在昨天的《浅谈上流与下流(上篇)》中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上流与下流含义进行了分析,明白了上流和下流二者的来源,今...

  • 浅谈书评之角度

    今天浅说一下书评“角度”,这其实是上一篇“独立”书评的延续。一篇有深度的优秀书评,往往也有一个或数个非常巧妙、人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角度与多面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ck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