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界内外之真“如意” 者何?

三界内外之真“如意” 者何?

作者: 无为涅槃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12:18 被阅读0次

三界内外之真“如意”者何?

常言道:“有钱不如无病”。

人人皆知,有钱难买如意,有钱难买无病,有钱难买健康,有病无健康,病苦加身,身心忧苦,何来如意?

作为念佛人,知念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能令一切念佛人如意。

就真实言:

三界内,无病才是真如意,念佛才得真如意;

三界外,成佛才能真如意。

就凡夫身心言:

身心有病,条件再好,难得如意。

身心无病,条件再差,依然如意。

身心欲望愈多,身心健康指数愈少。

身心欲望愈少,身心健康指数愈多。

人生居于欲界,具足五欲,欲壑难平,起心动念,无不是欲,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人人不止都是众欲横流的病人,无明垢障的病人,贪嗔痴慢疑的病人,而是病入膏肓的重危病人,无一究竟意义上的健康人。

从世间法看,如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恬淡虚无”,即是清心寡欲,于心境平和宁静,对生活淡泊质朴,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处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如是故,“精神内守”,正气畅运安和,病安从来?

然,作为三界内的凡夫,本为众业合和之身,本为众欲横流之心,真正做到“恬淡虚无”者少。

既无“恬淡虚无”养生之因,何来“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之果?所以凡夫无病太难。既然难得无病,自然难得如意。

这个“病”,非单指狭隘的疾病,乃泛指身心内外诸缘引发的一切忧苦。

一个凡夫人,在欲界之内,舍欲无妄,实不可得,唯有念佛得如意。

作为一个念佛的凡夫,要学会知足:

有饭吃充腹,知足。

有衣穿遮体,知足。

有床铺安眠,知足。

有佛念住持,知足。

诸邪业系无碍,

身残有病无碍,

贪嗔交炽无碍,

无碍往生成佛也。

有佛念是人生第一知足!

有佛念是人生第一安乐!

有佛念是人生第一如意!

名号者,

乃摩尼宝珠名号也,

亦如意宝珠名号也,

名号中自有如意,

念佛中自得如意,

相续念佛,佛力住持,无忧生死,身心大安如意。

乘佛愿力,往生成佛,究竟涅槃,永得常乐如意。

三界内外之真“如意”,即是念佛成佛!

相关文章

  • 三界内外之真“如意” 者何?

    三界内外之真“如意”者何? 常言道:“有钱不如无病”。 人人皆知,有钱难买如意,有钱难买无病,有钱难买健康,有病无...

  • 行阳

    路由漫漫,行道何何?思之静之,一幻一真,酷暑寒发,问天下道何。 一曰心,辛者...

  • 何忧心事不合一?

    何忧心事不合一? 欲得良知时时接,为何事上感不及? 只因良知认未真,尚有内外之间矣! 安得内外之两忘?须胸除...

  • 心密二祖:无住修行

    人何故欲修行?曰欲出三界;但三界内外,究在何处分界?曰界在以众生知见转佛知见而已;但如何转?曰入不二;云何入不二?...

  • 《西游记》详注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悟元子曰:上回除去幻身后天之假阴阳,得其金丹先天之真阴阳,方是度已度人,内外双修之大道矣。夫度已者,道也;度人者,...

  • 何论私?

    吾不知吾何往诉今之生活状。或真者则多有之。然诚不知何说。 吾知,人皆有私性之所谓私,是以自容第一,先者其利、感。私...

  • 乐育堂语录.卷四(10~18)

    十 学者欲返本还原,必从后天性命下手。后天气质之累,物欲之私,务须消除净尽,而后真性真命见焉。真性真命者何?夫心神...

  • 笑容与眼泪

    有眼泪就有希望,有真笑容就有一颗善良的心。 俗话说 ,人生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 我想说,剩下的十之...

  • 自知自爱自由——来自铃兰味道的芳香

    人贵有自 知之明,高贵是对自知者的褒奖。 唯有真自知,方有真自爱。 唯有自爱者人爱之。 自知无知才永远求知。 以何...

  • 宗镜直指(十五)

    问。此说真妄二心。为是法相宗。为是法性宗。 答。准华严演义云。论云。三界虚妄。但是一心者。若取三界虚妄。即是所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界内外之真“如意” 者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h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