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事缠身还是抽空去听了一节八年级的课。因为疫情原因,距离小庆上次上课已经过了整整三周。这次充分准备了的小庆妹妹进步很大,对课堂的把控也更加轻松自如了,但一些细节还有改进的空间。
1、筛选材料的细节
这周教学的内容是“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目标粗略说来就是让学生能对微生物中的三种典型代表——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所了解。这部分内容因为“新冠”所以感觉人人都可以对微生物知识说上两句,但又因为微观抽象所以真实情况是学生对其了解并不多。与人类相爱相杀数千年、密不可分的微生物中,可以选择出来用在课堂上担当“典型”的案例太多了,于是老师该选择怎样的例子才具有代表性是一个值得备课时认真思考的问题。案例选择不恰当,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目标,反而还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小庆在介绍分解者的营养生活方式时,选择了枯草芽孢杆菌做例子。从知识性的角度来说的话,这个例子本身完全OK,但是学生的现场反馈并不太理想,全班只有寥寥数人感兴趣有回应。课后我们一起分析原因,不难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单是名称就有一定的专业性,对大多数孩子都挺陌生,不贴合学生生活,导致他们不容易理解,学生听起来兴趣不足。如果换成他们熟悉的乳酸菌,既可以提高兴趣,又可以深入分解者这一概念的内涵。学生们大都知道酸奶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乳酸菌需要利用牛奶中的有机物维生。但当我追问其营养生活方式是寄生还是腐生时,却有很多学生肯定地回答“寄生”!这说明学生在理解寄生和腐生二者的区别上还存在误区。所以我又继续追问了一句:如果乳酸菌是“寄生”在牛奶内,那牛奶是活的生物体吗?此时大部分孩子都反应过来了,但还有个别憨憨在钻牛角尖:“牛奶是活的!”马上就有聪明娃儿反驳:“牛奶不会生长和繁殖,应该不是生物体。”是滴呀,牛奶不会长成“大牛奶”、当然更不会自动生出“小牛奶”啦!这下子我顺势总结“寄生”和“腐生”的区别,孩子们就都能理解了。作为学习效果的检验,我再让孩子们自行分析枯草芽孢杆菌的营养生活方式,学生们就容易理解多了。
生物学是一门最最贴近实际的学科,生活中有大把实例可供选择。选择怎样的材料为我所用,是老师在课前要好好琢磨的细节。
2、设计课件、板书的细节
也许前段时间我反复强调“细读教材回归教材”,小庆这次的板书几乎都引用的是书上的原话。但是,教材中在列举“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两种成分时,只笼统地介绍为“一些细菌和真菌”,并未明确界定二者区别。原文照搬的板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认知上的混淆,学生们并未搞清楚两个一模一样的“一些细菌和真菌”同时出现在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后面究竟是二者一样还是有区别,所以我认为将二者进行明确区分更为妥当,例如改为“寄生性细菌、真菌”和“腐生性细菌、真菌”。所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设计自己的板书时,要提前考虑学生哪些方面需要老师强调、哪些核心概念是学生现在懂了但时间长了会遗忘的,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学情,切不可完全复制黏贴教材上的原话。
关于课件的设计问题,也值得讨论讨论。零零后的信息技术能力很强,课件都制作得都很精美,这次打开小庆精心准备的课件还是挺惊艳的,但是有整整41页,每页都有很多不同于教材中的图片,有点太丰富了吧。回想以前的自己,也是这样想创新,经常嫌标配的教材课件太土,兴致勃勃地重做一份,往里面还要加许多花哨的图片,使它们变得花花绿绿;又在教材原有的内容上删去一些我觉得死板的内容,加上自以为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各种游戏,满心期待着孩子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里掌握知识。这样做可能课堂是热闹的,教室里充斥着掌声、笑声、惊呼声……但是,孩子们在这堂课结束时,学会了什么呢?教材才是最好的辅导书,立足于教材、明确课标对所教授内容的定位,删繁就简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必刻意追求与教材完全一样,当然也没有必要强行创新,一定要根据情况,当变则变。归根结底,其核心还是如何正确解读教材,研制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选择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所谓“山一直是山,水一直是水”是也。教材和课标这个“神”已在,课件与方法这些“形”有变亦或不变,又有何影响呢?
3、观摩深层次的细节
最近也听了不少的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常态课各种类型都有,都能从同行们的课堂中寻找到他山之石、都能有所收获。现在去观摩一节课时,我不再像以往那种只关注教师在某一环节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有意识地把重心放在思考其设计的深层缘由,结合教材和目标来看一堂课的细节处理。这堂课的教材是哪一个年段的,其所在的单元整体目标是什么?在这课之前,学生已有了什么样的经验?还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基于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授课者设立了什么样的目标?课堂中,他是如何达到他的目标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就能达到他的目标?这样的策略我能否提取出来、将之迁移到自己的哪堂课中?……确定一个主题,下周的互听课,我们一起关注这些深层细节吧。
4、研读教材隐藏的细节
最后这一点,源自某天瑶瑶看到我在仔细翻看教材,她很惊奇地问我:“妈妈你还记不住书上的知识啊?记得住了那你还看什么呢?你都看了十几二十年了,多无聊啊!”非也,非也!现在我经常还是会发现教材中自己以前忽略的细节,比如某天备课时我和小庆对“洋葱的食用部位究竟是茎还是叶”产生了争论,她坚定的回忆起大学植物学教材中明确这个部位是变态茎,而我清晰地记得初中生物学教材上说这里是鳞片叶。为了搞清楚孰是孰非,我们都回去查了资料文献,结果发现我俩都对!原来,洋葱鳞片叶是洋葱的鳞茎。洋葱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其地上部分的叶片与普通的葱叶是一样的,呈绿色的筒状,洋葱放久了冒出来的绿色小芽就是其叶片。而地下部分则是洋葱的球状鳞茎四周长着的一层层套叠的肉质鳞片叶,把扁平状高度压缩的茎紧紧地围起来。这一片片生长在鳞茎盘上的叶子就被称为鳞片叶,即是我们平时食用的部分。哇咔咔,冷知识又增加了一个,一点都不无聊好吗,研读教材中的这些隐藏“彩蛋”还是挺有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