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买新的产品,我就好像缺了点什么、愚蠢或跟不上时代了。”
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各个品牌靠着营销手段不断的滋生我们的购物欲望。这部书是一本“揭露”的书,揭露品牌企业那些的确“只做没说”秘密,而且有些方法不见得光彩,而且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触目惊心;
作为消费者阅读此书可以看到一些产品营销的真相,注意生活中的“营销陷阱”,就像书说的那样——我们“打娘胎里面就已经开始被‘营销’了”;
常见营销策略:
1.营销从“娘胎”开始:让其产品成为我们童年早期偏好和印象的一部分,从而影响我们成年以后的消费决策,这几乎可以影响我们一生;
2.恐惧营销:兜售恐慌和偏执,从我们生活中发现恐惧激活恐惧、放大恐惧,并利用恐惧在我们最深的潜意识层面给我们一击;
3.让消费者品牌成瘾:刺激你产生感觉良好的多巴胺,例如设计出来的渴望、在产品中加入化学致瘾成份、把购物和消费融进我们停不下来的游戏当中等,以控制我们的心理和我们的渴望,以把我们牢牢拴在他们的品牌和产品上,当我们无法停止;
4.利用性:挖掘我们内心最深处最黑暗的性幻想,或是激发我们青春时代激情澎湃的怀旧情绪,或是承诺让我们更富有性吸引力等方式千方百计的利用我们最基本和最原始的人类欲望达到产品营销的目的;
5.利用压力,同侪的力量压迫你购买,正如《影响力》一书提到的“社会认同”;
6.怀旧营销:这也是个老套的方式,但是屡试不爽,但是他们玩的更加高明。谁不怀念过去呢?;
7.利用名人和名气:我们常见的就是代言人,不信请看汽车、化妆品和服饰等的广告,让你产生“意淫”般的感觉。但是打造一个名人非常简单:昂贵的装配、深色墨镜、高档服饰 、名片鞋子、名车豪宅、一条老鼠大小的纯种狗……
8.给你健康、幸福与心灵感悟的感觉,还有社会责任,卖的不是产品是“感觉”;
9.数据营销:这个刚刚兴起的,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大数据的挖掘,让你的“隐私”越来越“透明”;
10.口碑营销:若有朋友和你“推荐”一个产品你会是考虑他们的建议还是拒绝呢?
读完之后有种很想剥离这个营销无处不在的世界,却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所以还是好好与我们的品牌共存吧。
品牌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给品牌赋予一个人的形象,这个人代表了我们所希望的,比如爱绿色环保,热心公益(公司的社会责任宣传);健康、不会轻易放弃(运动品牌常用);帅气迷人高富帅(汽车服饰);迷人具有吸引力(香水等化妆品)等等,通过强大的品牌联想,我们会从而爱上这个品牌,也爱上使用这个品牌的自己。
想想也真有点,恐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