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笨得气走小偷的曾国潘,为什么能考中科举并接连升官《曾国潘传》

笨得气走小偷的曾国潘,为什么能考中科举并接连升官《曾国潘传》

作者: 女神读书评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4-02-19 15:00 被阅读0次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取其精华(1)《曾国潘传》张宏杰

为什么在历史上,很多人对曾国潘的早年评价,都是认为他比较愚拙,包括他门下的幕僚,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都曾提到过曾国潘资质平平,尤其是左宗棠对曾国潘的评价是充满了否定,那么一个如此愚拙之人,又如何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皇帝的赏识,一路直升翰林院,接连升官呢。

首先看看曾国潘的家族,他的父亲考了17次科举,43岁才中秀才,这时候世世代代为农民的曾家才出了一个秀才。而曾国潘考了7次才中秀才,他的确不是属于天资聪颖的那一类人,他自己也认识到自身的愚拙,但是他一生的态度都是以勤补拙,不偷懒,认准一个目标就死磕到底。

在曾国潘还未考取功名之前,有这样一个笑话。

据说曾国藩每天都要背诵一篇文章,不完成任务绝不睡觉,有一次家中来了小偷,小偷藏于房梁上,准备等待曾家所有人入睡之后行窃,但是曾国潘因为当天的任务没有完成,所以一直在背文章,小偷等得都睡着了,连睡了两觉醒来,曾国藩还未背诵下来。

小偷气得从房梁上跳下来,指着曾国藩骂道:“你这个傻子,背了那么久还没背出来,我听着都能背诵了。”于是小偷从头到尾把这篇文章背诵了一遍,小偷越想越气,最后摔门而去。

曾国潘前6次都没考中秀才,为什么第7次就考上了呢?原因有二。

其一是曾国藩第六次考试是与其父亲同考,其父亲考上了秀才,他从中悟出了考试的门道。

其二是曾国藩第六次考试的考卷被考官当做了反面教材公布于众,为了安抚曾国潘,考官免于他的前几场考试,让他直接进秀考,也正是这次的反面教材打击,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第七次考试顺利考取了秀才,虽然他读的是死书,但基本功是绝对扎实的。

由于曾家前面的几十代都没有读书人,当地的文化环境也很匮乏,所以曾国潘虽然掌握了考试诀窍,一路顺利通过多个考试进入了北京当上了京官,但是他自身所带的乡下气质与北京的各种达官显著,还有各种天才级别的人才想比,田野村夫的见识短和粗俗就更加被衬托出来。

至于咸丰皇帝明知曾国潘不够聪明,却还在早期提拔他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皇室更重视的是手中的权,太聪明的臣子反而会让皇帝担心朝臣的权利会不受掌控,反而像曾国潘这种资质平平的人,会让皇帝更放心给他加官进爵。

本文作者:尚钰岚

相关文章

  • 【剽悍行动营】有了这些习惯,离牛人不远了。

    今天啃到一本受益匪浅的书,此书是《曾国潘传》,曾国潘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读书,成为大清国第一个升官最快最年轻...

  • 《曾国潘》

    人的意志力量是无穷的,可化腐朽为神奇,可让日月换青天。历史上成大事者都是靠勤奋而非天赋。

  • 曾国潘

    曾国藩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严加修饬,并立下日课,分为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贰、读史、写日记、记茶余偶谈、...

  • 曾国潘传2⃣

    看了这本书,我认为曾国藩之所以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他的身上也有一般人没有的豁达和一个文人墨客具备的风骨以及对国家存亡...

  • 凡 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

    曾国潘之言

  • 牛人的习惯离不来这十个要点

    猫叔常说,要学就学曾国潘,是我们学习榜样。 001 笨鸟先飞 曾国潘越笨越努力,利用这一点,其实并不笨。这个好处,...

  • 牛人的习惯离不开这十个要点

    猫叔常说,要学就学曾国潘,是我们学习榜样。 001 笨鸟先飞 曾国潘越笨越努力,利用这一点,其实并不笨。这个好处,...

  • 曾国潘的成功秘诀

    1831年春天,曾国潘和他的父亲一路匆匆,赴长沙赶考。那年,对曾国潘的父亲来说,已经是第十七次考试,而曾国潘也已经...

  • 2020-06-16

    读《曾国潘》的收获 《曾国潘》迄今为止是我看的最长的一篇历史小说。唐浩明通过对曾国潘的家书、日记、历史事件发生、手...

  • 认识反思

    昨日看曾国潘第六章,讲到曾国潘从毫无经验带湘军,到后来湘军发展成一支精锐的部队,这样大的变化,源于曾国潘的“反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笨得气走小偷的曾国潘,为什么能考中科举并接连升官《曾国潘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jv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