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08015/67338f1653576488.jpg)
人生的底线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做人的原则、道德水准等等。
还有人把人生底线分为四类:生活底线、生命底线、情感底线、身体底线等等。
那么人生选择的底线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是不能错配,也就是尽可能地做出更多正确的选择。
最近一个前同事回到了老东家做旅游顾问,但仅仅过了两周;无论是团队氛围,还是学习培训上,都得不到任何助力。
同一时间来的女生已经提离职,而她还在苦苦坚持;最近一直寻求我的安慰与理解,我尽力分析,但也会客观看待现实情况,并不完全中听。
通过此次事件,再加上最近见到的职场和创业的情况;写一篇关于供需错配的文章,抛砖引玉,集思广益。
供需是一个双向选择,买卖双方是这样,员工与老板也是如此。商家根据供需关系,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赛道,以免错配、落伍,并且服务的满意度都是基于赛道定位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便宜到极致,那么买方就不能太挑剔商品的平均水准;加钱加到极致,就可以拿着放大镜去鸡蛋里挑骨头。
慢慢地,卖方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盈利模式,在其自身定位下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关键是适合;如果错配,优点反而是缺点,都是不可持续的。
庄子和学生看到伐木工砍树,好的树被砍了,又去朋友家做客,不叫的鹅被炖了。这个不是有才没才的问题,而是环境不同;“选择”不同,它们的“运”不同而已。
个人求职错配主要在两点,一是,环境的错配;到了一个新环境,按照玄学来说,风水不适,磁场不合。就是办公室的物理空间会让人郁闷、压抑,再加上周边配套设施、人文环境的复杂,客观上就造成了错配。
老东家曾经的办公环境无论多么美好、和谐,但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怀旧可以,但回不到过去。
二是,岗位的错配;明明是做运营的,却直接下场做销售。销售是个低门槛、却高要求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是综合性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销售能力、服务能力等,哪一样都不少。
没有客户资源,不具备销售能力,部门又不给出耐心去培养;那么她选择岗位,造成的错配直接影响到部门之间的关系。想请教别人,未必有时间,毕竟销售之间存在竞争;想咨询领导,领导是管理者,很少介入具体业务细节当中。
所以环境的错配,加上岗位的错配,使得这个同事压力太大,负担太重;且部门没有给她们这些新人过多的成长时间和培训计划,那么还能留下来吗?有必要吗?
这是典型的员工与老板之间的错配,前者怀旧想回到过去,后者着急想立马让其上手。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男女都一样怕错配;现在更怕买错房,毕竟错配的成本太大了,时间、精力甚至金钱都搭进去了,却得不到一个彼此都满意的结果。
有多少人因为选错了专业,而找不到好工作;有多少人选错了另一半,妻离子散、倾家荡产;有多少人频繁选错了职业,导致处处碰壁,越来越难;有多少人选错了合伙人或投资人,导致牢狱之灾?
所以,我们如何选择职业、事业?就需要调查行业、企业、岗位,虽然现在不能说一个工作干一辈子;但换来换去、频繁跳槽,是职场大忌,也是不会选择、盲目选择的典型。
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做选择才更有利而不是各种错配?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选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在选择之前是否做过调查、分析、算法、决策?等等。
后续本人会分享更多的生命智慧系列内容,其中就有人生操作系统,选择决策系统;抛砖引玉,集思广益。
多读书,明事理;多实践,长见识;多思辨,知进退......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