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后母戊”、“姒戊”,谁才是历史的真相?
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了一件带铭文的商代大方鼎,此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此大方鼎的腹内壁铸有铭文,铭文见图。对此铭文的解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旧一般释读为“司母戊”,现在一般释读为“后母戊”,朱凤瀚、谢明文等学者认为应释读为“姒戊”。
“司母戊”说,最早出自张凤和郭沫若。1946年张凤先生最早提出释读为“司母戊”,1959年郭沫若进一步阐释认为“司”同“祀”,是日名为戊的儿子祭祀母亲而铸的鼎,遂定名为“司母戊鼎”。此后“司母戊鼎”的说法被写进中小学课本,让“司母戊鼎”闻名于世。
“后母戊”说,最早由台湾学者金祥恒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次提出,认为“后”“司”本一字,本字是“后”,假借为“司”。丁骕先生进一步论证,指出在商代时期,文字不够规范,一个字可正写,亦可反写,是一个意思。认为“司”“后”二字字形均是“后”字,祖甲时期“后”仍写为“后”,但是被借用来表示祭祀的“司”,祖甲以后的“后”字则一律写为“司”。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两件铭有“母辛”铭文的大方鼎,经专家考证,“母戊”和“母辛”,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从此,“后母戊鼎”的说法在学术界影响越来越大。
2011年3月,国家博物馆新馆青铜展厅开展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此后“后母戊鼎”的说法被写进中小学课本,“后母戊鼎”的称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姒戊”说,此说最早由朱凤瀚先生提出。朱凤瀚在《论卜辞与商金文中的“后”》一文中指出,铭文中的“司女”不是两个字,而是一个字,所谓“司女戊”大鼎之“司女”亦同。后来,谢明文博士在《商代金文研究》一书中,把“后母戊”释读为“姒戊”,赞同朱凤瀚先生的说法。
“司母戊”、“后母戊”、“姒戊”,谁才是历史的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