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107189/871b91dc76c56665.png)
一件事情如果能坚持三个月以上,一般来讲距离形成习惯就不远了。此后的日子里,这件事基本不用再费心劳神想着如何坚持,在潜移默化之中,会慢慢接近“习惯成自然”这一境界。于我有限的经验来讲,背单词,练字,公众号日更,都是如此。
有朋友留言问,日更一周都难坚持,能分享一下方法吗。和大家聊聊比较关键的“迈开步,学走路”这一阶段吧。
首先想说的是,刚开始都是难的。不是有句话这样说,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然后结尾难吗。这是真的。
先从开头说起。这里有一个怪圈问题需要先面对。
如果你的信念不够坚定,目标不够明确,动力不足支撑,行动不够坚定,这一系列的反应会形成一个循环,并且是负循环。慢慢就会开始拖延,晚点,明天,隔天……明日复明日,拖延越久,越失去士气,直至最后放弃,计划的阵地失守。
这个怪圈一旦形成很容易无休止,不作警惕和及时休整,在反方向能量的作用下,很快就会变成深不见底的漩涡,将热情漩进去,将自信漩进去,将自我价值漩进去,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人变得多愁善感,变得忧郁,甚至抑郁。
意识到危机是进步,再想办法找到突破口,悬崖勒马,改变箭头的方向,将负循环变成正循环。
其实过程中我也很多次迷茫,也每天琢磨从哪里着手打破循环,什么办法才有效,而且立竿见影;还能随时拿来就用,不需要等待,不会徒劳消耗能量的?
我试过做年度季度月度规划,结果规划成了摆设;试过报课程,结果学成了真实版《***如何从入门到放弃》;试过参加各种自律打卡群,结果打卡变成了摆拍。最后那些计划都安安静静的停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行不通的,反而让人来回折腾而疲倦。我自己试过有效的方法和建议是,直接按下“迷茫”的暂停键,让身体和大脑放空片刻,再从源头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开始,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一个成年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此生为什么而活,会误以为生存就是生活,除了三餐认真其它事情都得过且过;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会误以为所有的得来都是天经地义,对人动不动呼来唤去;不知道为什么要宽容,就容易得理不饶人,无理抢三分,请他借一步都绝无可能。
一旦理想照不进现实,生活给他一巴掌,他就会应声就地倒下。
一个孩子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误以为学习就仅仅是让他爸妈或全家快乐;不知道为什么要待人视物平等,会以为地球是自己家的玩具,根本不应该围绕太阳,而是围绕自己转;不知道为什么有顺境就会有逆境,会容易产生恐惧,害怕尝试,拒绝和失去锻炼的机会。
所以,有的孩子早起开始搭建熠熠生辉的人生,有的孩子早早开始怀疑太阳月亮和人生。
题外话:当然父母永远不要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错,如果孩子错了,一定是作为家长的你先作检讨。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知错就改,从父母开始。
回到重点。当我每每提笔困难,对明天和下个月感到迷茫的时候,就会用这个万能法宝给自己诊断,开药。
最直截了当的诊断就是终极提问“当初我为什么开始”,最好的药方就是“初心”。想通透了,再加以不断学习,持续输入等高能量营养品保驾护航,而后下笔实践。不管成品卖相如何,先解决精神的温饱,再逐渐提升完善。
你也可以试试。
祝秋祺
2023/10/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