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王丽:
感谢今天二位老师精心备课,分享智慧的结晶。
赵爱莲老师关于推进文化自信的阐述,积极响应二十大精神的召唤,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新时代文化建设,“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和力量源泉,对于我们这些文学创作者,务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
从前沉醉于杨继超老师的诗歌深邃悠远的意境,
今日惊艳于杨继超老师对诗歌精到深入的阐述。
整个讲座理论结合诗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线索明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是他成长的真实写照。杨老师课下辛苦而严谨的调研、组材,深挖细研,可见一斑。
杨老师从“西部边塞诗群”切入,将60后到70后、疆外到塔城地区诗人的现状娓娓道来。同时,以诗人的高大格局表达了对诗歌80-90后的忧虑,无疑是杨老师诗人情怀的本真体现,这正是他的诗歌颇具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他对诗歌创作“八要领”及“误区”的解读,点醒了我,可参照、可操作性极强。今后我们应努力避开“九大误区”。
从如何创作到鉴赏能力都有所体悟。
我们诗歌创作者只是用文字的形式述说和实现人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诗意过程,用杨老师倡导的“生命情怀、理想情怀、创新情怀”渗透诗意的生命,潜移默化我们灵性的泉水,让我们永葆“诗性思维”,用未泯的童心创造本土诗歌的童话世界。
艳雪:12.3日听杨继超先生授课感悟:
原以为以为能吃到美味的大盘鸡,没想到杨先生居然为大家奉上了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诗歌文化盛宴!师者酣畅淋漓,倾情奉献,听者如痴如醉,如梦初醒。课程虽然安排在周末,但是2个半小时满满的干货,文艺爱好者全程满员在线听课,讲座结束已超过十几分钟了,学员们线上互动不停久久不愿离开。这也充分说明塔城地区文艺爱好者群体很庞大,也很坚定。他们太需有名家引领,太需要有深度的精神文化的滋养了。作为文艺爱好者,我真诚感谢地区文联陈冰书记的引领创新,感谢文联集体精心组织安排 感谢各位老师的倾情奉献!
线上讲座虽然师生无法实现太多的互动交流,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文艺爱好者者的心已通过平台,通过课堂与老师们与文艺创作紧紧连在了一起。此次培训已播撒下文艺创作的火种,待春风拂过山岗,伴随一朵顶冰花的盛开后,塔城文艺界将会迎来文艺创作的春天。再次感谢杨继超先生的精心备课授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