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被重庆一个新闻刷中了泪点!
28岁的重庆甘女士照顾两个孩子辛苦,经常早餐店外卖,结果被79岁的婆婆斥责,甚至下通牒:如果再喊外卖,自己就回老家。甘女士很烦恼,夹在中间的甘先生也很无奈。
这一场婆媳矛盾,问题不大,但很扎心!一下子又掀开了婆媳关系老大难的问题,令人叹息为人媳妇真不易!
新闻详情中,甘女士好心体恤婆婆年纪大不叫她做早餐,又担心送完孩子上学回来再做早餐太晚,而让老人家受饿,是出于孝心!
而她婆婆虽然知道媳妇辞工在家带俩孩子辛苦,但每次二三十块的早餐却让她心疼。
为什么呢?
一个说法是因为消费观念的不同,但其实就是因为心疼儿子。
钱是儿子挣的,儿子一个人早出晚归累死累活挣钱养活一家子人,心疼钱的潜意识是心疼儿子!消费观念的不同是一回事,心疼儿子才是根本吧?
可是老人家年纪大又不能帮儿媳妇分担一下,只能威逼下通牒:你吖的就不能自己做早餐吗?
这种婆婆心思很简单,就是把媳妇当三头六臂的哪吒,希望媳妇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还帮她儿子省钱过日子!
但即使如此,也不难伺候,只要围绕一个“省”字,保持表面的勤俭形象,相安无事就好。太较真就伤了和气,太执拗就毁了关系!
02
上周我去沃尔玛买东西,看到货柜上在卖保暖内衣,见两个大妈在那里挑呀挑,我于是也凑过去翻看,心想给我家婆也买两套。
有一位大妈翻来翻去找了好久,我估摸着婆婆的身高身形跟她差不多,就凑近请教她买的是什么码数?看过她挑的码数,我也挑了两套。
后来我带着小孩去图书角看书了,没想到又碰到她在给孙子挑买书。我们闲聊起来,我发现她买的保暖衣是拆开的,就问“阿姨,你的衣服拿去试了?合身吗?”
阿姨说“合身啊,她(店员)从箱子地下给我拿出来的。”
“我也买了两套给我婆婆,她身材跟您差不多,我也买的您那个码。”我回答。
“其实你应该带她过来买。我最讨厌我媳妇给我买衣服!”阿姨的脸上立马现出一副嫌弃的表情,皱着眉头。
“为什么呀?”我紧接着问。
“虽然她是好心,但是买回来的衣服我都不喜欢。我都喜欢自己逛街买!我自己逛,可以试,合适的喜欢的就买。”阿姨的脸上又换成了得意的神色。
“原来这样子。”我若有所捂地点头,表示赞赏。阿姨又很得意地跟我说她的事。
原来大妈已经七十岁,退休十年了,自己的退休工资就每月拿六千,还喜欢打太极,前阵子还在深圳的老年人太极比赛中拿金奖。
她的样貌远比她的年纪年轻,她的心态更比样貌还年轻,是个有文化有见识有自我有追求的不服老的老年人。
这种婆婆心思也不复杂,而且善良明事理,只要尊重她,顺她心意就能博得好媳妇的称号。
比如凡事先问问她的意见,听取她的建议,她喜欢的才奉献,不知道她喜不喜欢的别盲目献殷勤。盲目献殷勤的结果是,不仅得不到老人的欢心,还会伤了自己的心!
03
前几天看过一个微博,简直把我气炸了。
一个读高三的女儿写信给爸爸,斥责他跟爷爷偏袒奶奶痛骂妈妈,自己的妈妈被家里所有成员指骂不孝,而妈妈却很无辜很委屈。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
妈妈在过年办迎神仪式时想喊上独自在家的外公一起来过节,而一向看不起她娘家人的奶奶数落破口大骂,最后忙前忙后的妈妈连上饭桌的机会都没有,从此妈妈不再叫奶奶。
俩人在理发店碰到,也没打招呼。
奶奶越想越气,于是就挑开话题说儿媳妇不叫自己、不孝,并挑拨了家里两个男人,三人联合起来骂儿媳妇。
果真,爸爸和爷爷两个大男人,并排站在妈妈对立面,一起骂她,而休息在家的女儿刚好看到了这一幕。
一个男人,不明事理,不辨是非,不顾妻子和女儿,与自己的爸妈合起伙来,当着孩子的面,骂自己的老婆,可以说,渣到连渣都没有了!
而信里的婆婆,倚老卖老,不通人情,挑拨离间,也是把天下的儿媳妇们都气到炸了。
不仅如此,信中还提到了奶奶对他们一家不怎么好,对小儿子一家却非常好,而且笔者的父母几乎每一次吵架都是因为奶奶的介入和挑拨。
这样的婆婆简直就是一个家庭的灾星!
看不起儿媳妇的娘家,插手儿子媳妇的生活,还挑唆儿子对付儿媳。当她的儿媳妇太难了,无时无刻都觉得自己是“外人”,也难怪儿媳不叫她妈,确实太难伺候了。
对于这样的婆婆只能敬而远之,保持基本的恭敬就足够了,不可同住一个屋檐下,不可朝夕相见。
最重要的,要老公这个中间人鼎力支持自己,才能不落入以上的悲情境地中。
04
婆媳关系从来老大难,亲如母女的都是小概率里的小数目,更多的是有着各种各样摩擦和矛盾的相处关系。
但每一段婆媳关系都会有一种和谐的相处方式,只要你看得清、放得开、别想太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清形势,别较真别执拗,别总想着我行我素坚持自我。
每一个和谐的家庭背后都有一段和谐的婆媳关系, 让自己活得开心,让老公活得舒心。
但无论哪种婆婆,作为儿媳,都先敬人一尺,相处得好就再进一步,相处不来就退一步,硬碰硬甚至撕破脸都是最坏的相处方式。
即使不能亲如母女,也别撕破关系结成仇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