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不知道“承诺一致性”,但你对“承诺”二字肯定不陌生。
当你在朋友圈说“我要减肥20斤”时,第二天,你肯定会控制饮食,有没有?
当你和朋友约好“第二天要去逛街”时,一旦你放鸽子,心里是不是极度不安呢?
当买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后,但是总会劝服自己:“这课程很不错”,试图给自己洗脑,有没有?
其实啊,就是你内心的“承诺一致性”按钮在作怪。
《影响力》一书中对“承诺一致性”的解释是:“一旦作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就会立刻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和它保持一致。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法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要守承诺、说话要算话,另一方面是因为保持言行一致,我们能省心不少,想一想,如果你承诺要和闺蜜一起逛街,但是后来发现自己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是不是很纠结呢?但是保持言行一致后,就只有一个想法:“去逛街!”那就不会费脑细胞了。
其次是因为我们会有压力,如果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总觉得自己是个说话不算话、不诚信的人,而这样的人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言行一致,那么言行一致有坏处吗?
当然有。
书中说了这么一个案例:
当顾客去买车时,店家对这款车的价格比竞争对手便宜好几千。等客户做好决定,他开始让客户填写各种表格、贷款的、购车的等等,培养客户的个人承诺感,有时还鼓励客户试驾一天,让客户有拥有这辆车的感觉,最好还能开着给朋友和邻居看。
之后,时机成熟,销售员会在计算中发现一个错误——比如把“空调”忘算了,让你补上差价。这差价补上,和市场上车价就相同了。你或许想拒绝,但是因为各种文字申明,文字的力量是惊人的,而且,你还让其他人错以为你有这辆车了,为了保持和之前买车的承诺一致的想法,你还是会狠心买下这辆车,并且劝慰自己:“这车和市场价一样,也不亏。”
世界万物,都有两面性。所以“承诺一致性”也不例外,你完全可以借用“承诺一致性”的心理,来提醒自己改掉坏毛病。
那就是把目标写下来,并告知你认为最重要的人。《奇葩说》的艾力通过在微博公开自己要减肥的誓言,减肥成功,成为肌肉男;安利公司也鼓励员工拟定销售目标,而且得亲手写出来,建立对目标的承诺感。
文字之所以有这么大魔力,一是因为它成了一个行为也已发生的物证,即事实;二是因为书面自白可以拿给别人看,意味着可以用它来令其他人信服;而公开文字,更会对当事人产生压力,不得不履行承诺。
所以,当我们认清“承诺一致性”的双面性时,更要谨慎对待它,万不可被人利用还不自知。
当销售人员再和你玩把戏时,要提醒自己:“停,我不能受“承诺一致性”影响”,并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荒唐提议。
当自己不能坚持一个好习惯时,也要学会用“承诺一致性”原理鞭策自己去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