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人之初性本善,却有不少人生来便拥有一定的恶习,但是何苦呢?我们后天的努力足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让自己不被恶性毁掉,同时还能让自己善的一面不断去发展。如果使自己的 善发展,你就不会如同孙悟空一般顽劣,拥有不少恶性。当然,不学习的后果就不一样了。学习有何意义?学习的意义在于提升、修炼、涵养、下功夫,学习会让你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认知,也就是进步。
学习是有方法的,如果学习不成章法,那倒不如不学。所以我们要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去学习呢?我有一个建议:读书。读书这种行为,看似并不起眼,但是你在无形之中会发现,你的道德,你的学识,都能得到提升,因为书中的内容会在你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它就给你带来帮助了,这也是一种成本低,收获却大的学习方式。当然,除读书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学习方式,例如:针对自己发现的新东西做记录,上网查询资料;向别人请教一些自己好夺的,以及一些深奥的知识……一系列的方法。
有方法就代表讲究,学习如此讲究,自然会有目的。所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刚才说到,学习的意义在于提升、修炼,这就是我说学习是进步的原因。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涵养功夫,内心变得丰富,也会对世界有很多领悟,这样才会让你提升境界,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学习的内容也很重要,两个人学习的内容不同,他们发展的方面也会有所不同。针对我刚才的读书,建议,我建议大家去尝试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或者是一些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例如《世说新语》,简简单单的一本书,如同流水一般,生动讲述了魏晋时期许许多多个性的人物,甚至还有风云变幻的时代。大家也可以在生活中去尝试发现,让你对世界更敏感。总之,学习的内容会对你影响至深。可见学习很有重要性。
但是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学习坚持的很好,因为这是需要毅力的。可能有些人很早就在学习上下了工夫,甚至不止一天的在学,但是他并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很长时间,最终他还是放弃了,没有将学习坚持到最后。有的人并没有很早的下功夫,可是他坚持不懈,每天都很好地保持着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就是坚持与不坚持的差别,看似很小,但如果每一天别人比你多努力一个小时,那么10天就是10个小时,100天就是100个小时,差距会越来越大,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张乖崖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看似什么都切不了的绳子,日积月累,木头也会被他锯断;看似柔软的水滴,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石头也会被滴穿。
可是学习没那么简单。虽然坚持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但是每天的坚持都需要有一种标准,而不是你想达到什么标准都行。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讲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需要结合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没错,天赋确实有一定重要性,但它并不是全部,因为尽管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天赋,但是他并不付出努力,而是每天如同懒汉一般无所事事,那样的话,天赋也没用。如果一个人资质平平,但是他不断付出努力,顶住了劳累,不断坚持,结果没有天赋也没关系。正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断”看似很容易被雕刻的朽木,不努力仍然无法雕刻它。如果努力,那些坚硬的金石也会被雕刻。天赋确实重要,但它努力不成正比。一个人想要成功,可以没有天赋,但不能没有努力,它是无可代替的。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也出现了这种道理的影子。乌龟的速度远不及兔子,但它持之以恒,靠着坚定的意志向前爬行,最终它胜过了兔子,赢得了胜利。乌龟在速度上没有任何的天赋,兔子有极大的优势,乌龟是很吃亏的,但它没有像兔子一样松懈,所以他赢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然学习不学习的差距如此之大,那么结果肯定也不同。对学习抱有认真的态度,随时做好冲刺的准备,并且愿意努力去达成学习目标,这才是一个人对学习应有的态度。如果对学习没有认真的态度,那么它永远都不会有冲刺的毅力,从而无法坚持。一般人都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行舟的,但是逆水行舟,难度会大大提高,但如果你努力去做,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那你的能力也会随着难度的提高而提高,最终使压力变成能力。相反,如果行舟永远顺着水流的方向,没有任何波澜,那样你会很难顶住压力,顺水行舟会使一个人减少抗压能力,从而没有毅力,对学习也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现在,你理解学习的真谛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