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荣
大暑一过,喧闹沸腾的夏季便走到了尽头。原本炽热的阳光开始温顺起来,早晚迎来了习习凉风,午后死寂一般的阳光也开始活跃起来,偶尔还混进丝丝凉意。小区旁边,水城石板路面上的火苗开始褪去。两旁桂花树的浓阴里已经渗出桂花独特的味道。一片乍黄还绿的树叶轻盈盈从空中飘然而下,秋天悄然来临。
蜀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四季各有喜好,而我却独好秋季。好秋,源于感官和感受。从感官来说,春季太艳,夏季太浓,冬季太淡,唯有秋季雅俗共赏,浓淡咸宜;从感受来讲,秋是丰收的季节,不愁吃穿,秋季也是归家的季节,当人们为了一衣一饭而奔忙于春夏,迎接他的便是秋季放缓的脚步和收敛的思绪。于是便有了“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的丰收节(秋分);便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节;便有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重阳节。
今年的秋季入得早来得晚,早在农历六月中旬,中伏之末便已立秋,然而真正有一些秋的味道,是在中元节之后。生在蜀中,秋的脚步自北向南一路而来,这里最好的秋天莫过于中秋前后,最能代表秋季的地方莫过于鹿头山中的白马关。且不说白马关从古至今历史演变的是是非非,也不说其四季风景各异,人文精神交相辉映,单说它的秋季。
白马关的秋天藏在关楼下的蜀道里。蜀道自秦至今两千三百余年,一头连着“鱼米之乡,国宝之府”的汉中平原,一头连着“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天府之国。自汉中出发,一路南下1000余里;自成都出发,一路北上100余里,皆可立于白马关前。南来北往的商贾挑夫、文人骚客、军爷游侠,至此,无不驻足,他们来路不同,自然感受也大相径庭,或是“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的豁然开朗,畅享“开千里沃野”一马平川的天府之国;或是整装休憩,准备迎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心动魄,挑战“锁八百里连云”的秦巴迷境。
如果能赶上秋季,那是他们的福气。当秋日的阳光洒在斑驳的石板铺就的古道上,秋色便开始浓烈。石缝中微黄的小草,千年车辙中的苔藓,历经春夏的野花,无不使劲挽留夏日的光彩,延续生命的价值。微风起处,树枝树叶沙沙作响,枯黄的叶儿簌簌而下,洒下片片金黄。阳光也开始活跃,透过密密的枝丫和着落下的叶片,在古道石板上跳跃。这个季节,走在蜀道上便走进了白马关的秋天。
白马关的秋天关在关前关后山乡村民的家里。鹿头山中星星点点分布着许许多多山野人家,白马关下蜀道两旁还点缀着几处各具特色的乡民聚集点。秋天来临,四乡八邻外出务工的乡民满载而归,山里开始热闹起来。房前屋后各种山果次第成熟,招来一波又一波赏秋品果的外地游客。
要说最受欢迎的还是贵妃枣,一到农历七月,贵妃枣便陆续成熟。据传,此枣源于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为避安史之乱,杨氏入蜀,途经马嵬坡掉包,沿蜀道至白马关旁余家庵,隐居七年,期间播下宫廷贡枣,后繁衍至今。成熟的贵妃枣青红各半,色泽光亮,迎着秋阳,挂满枝头,吃上一粒满口香甜,深受游人欢迎。贵妃枣也成就了乡人致富的梦想。
深秋时节,山野中的救兵粮(书名火棘)像一簇簇火焰,撒在悬崖峭壁,田间沟畔,特别惹眼。据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粮食奇缺。刘备入蜀,依庞统计取成都,统战死,而成都久攻不下,时至秋,刘备军饥寒交加,无赖寻野果,得火棘数筐,食之解渴生津,果腹提神,终度秋冬,第二年春夏取得成都,后将此物名唤救兵粮,以为纪念。救兵粮果实深红,豌豆般大小,成串生于带刺的枝条之上,因其生命力极强,聚集得多了,成熟时便一片接着一片,在深秋的薄雾中仿佛一片红绸,特别惹眼。白马关的秋天,山果成熟,色彩斑斓,山乡人笑容灿烂,日子在秋天更加厚重起来。
白马关的秋天印在蜀道旁的三国古战场。公元214年的秋天,白马关下旌旗猎猎,秋风萧杀,一场关乎生死的战争迅速拉开序幕,据守者张任,进攻者庞统。夕阳西下战场恢复平静,庞士元壮志未酬,静静地躺在落凤坡下,“出师未捷身先死”,一代名士、一位勇者便长眠于此,然而其生命的价值却如同秋日残阳连绵不绝流传至今。如今的落凤坡一方孤冢历经千年而香火不断。此战,庞统及其将卒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蜀汉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元263年,时隔49年,在同样的地方,再次发生了一场更加惨烈的战争,时过境迁,据守者诸葛瞻(诸葛亮之子),进攻者邓艾,终以诸葛瞻壮烈,刘婵投降,邓艾全胜而收官。蜀汉政权就此结束。
每至秋日,行在古战场的荒草丛中,高远的天空中大雁排行南归,夕阳下的残垣断壁,依然青葱的森森柏林,红得像血的救兵粮,关楼上斜照下来的血色阳光,总把人们的思绪牵回到几千年前那场壮烈的战争之中。且不论战争双方孰是孰非,然历史就是历史,不可逆转。当秋天来临,白马关的古战场从历史中回归现实,在这来回之间,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天地如逆旅,人生如过客。
白马关的秋天在蜀道的残缝中,在山乡村民的家里,在古战场的夕阳下。当我们把秋挂在脸上,装在心中,是悲是喜,是好是恶,秋天总会如期而至。好秋,也仅于此。
2020.9.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