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里,和惠惠姐姐一起共读完《绿野仙踪》。全书共24小章,一天读一章,这成了我们每晚共同的期待和最和谐的画面。
该书讲述了小女孩多萝茜因为一场龙卷风被带动了另一个国度----有着神奇魔法和巫师的奥兹国。在那里陆续结识了想得到大脑的稻草人、像得到心的铁皮伐木人和想拥有勇气的胆小鬼狮子。他们团结共进、相互帮助,一路经历重重危险和挫折最后实现各自美好愿意的这样一个充满冒险、智慧、勇气和友爱的童话故事。
语言简单却很细腻优美,呈现的画面感很强,一段进入秘境般的真实感受,仿佛也一同被带入了神奇国度的冒险旅程。
我们选择的读本是其译者张炽恒,他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语言生动流畅,贴近原著风格。一直以来,读国外名著,我们坚持选择名家名译版本。这次更是有一个意外的收获。
《绿野仙踪》美国作者鲍姆的作品,从创作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原版《The wizard of OZ》即为《奥茨国的魔术师》。
读到一半,我们突然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译本书名要叫“绿野仙踪”?
惠惠从字面意思再到这本书的已读部分内容,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绿野就是绿色丛林、绿色森林的野外;仙,就是神话、魔仙;踪,各种冒险的旅途……
也由此,才追溯了解到《绿野仙踪》本就是我国明清朝李百川的一部小说。清乾隆年间,喜欢谈鬼说怪的李百川在四处奔走、历经艰苦挫折的生活旅途中,花了九年时间,最后写成了《绿野仙踪》。而且这本书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与比较熟知的《儒林外史》《红楼梦》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
为什么美国鲍姆的《奥茨国的巫师》会被译成《绿野仙踪》呢?
继续了解到,在1953年,我国翻译家陈伯吹先生把美国这一本经典童话小说《The wizard of OZ》意译为《绿野仙踪》出版。两书一本是美国1990年的幻想童话小说,一本是我国乾隆时期的神魔小说,虽不是童话,但写的是道家神仙,与童话有某种相通之处,不得不觉得这样意译的绝妙。
但一比较来看,我国的《绿野仙踪》比其早了一两百年,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奥兹国的巫师”译为“绿野仙踪”,放在如今,是存在侵权行为的。不过那时人们都对版权意识都不高。
读着读着,又发现另一个有意思的特点。美国《绿野仙踪》这本书,同时又被称为“美国版的西游记”。西游记可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为什么被这样认定呢?(比较阅读法)
惠惠总结其原因有三点:
第一:西游记有师徒四人和白龙马,绿野仙踪也是四人再加上小狗托托,一路都是五个伙伴同行。
第二:同样都历尽艰险和重重磨难。
第三:都是为达成心愿和梦想。
第四:体裁上有类似: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绿野仙踪是幻想童话小说。(个人补充)
第五:价值观较一致:除恶扬善,冒险精神,团队精神。(个人补充)
我们总喜欢反复来读同一本书。有人说过,读书是把书读薄再读厚的过程。《绿野仙踪》读完,就在清明节假期的一个晚上,在餐厅的一角,一起开启了我们的第一次家庭读书分享会。先准备了少许茶点,让小吃货的惠惠更是觉得兴致高涨。
准备纸笔,借助简单的思维导图列大纲,大家先分别来做分享,同时用手机录音做语音记录。(第一次分享)
因为是跋山涉水的冒险旅程,手画了一个简单的路线方位图,再将每一章的标题文字(内容主题)嵌入其中……整本书在她脑海里一一清晰再现(但发现即便没有这些功夫准备和梳理,小丫头也能熟记于每一个细节,记忆超群呀
)
根据画图和章节名做读后分享 (第二次)仅仅总结分享是不够的。还有一个练习,把口头语言表达的内容抽取,再用书面文字表现出来。于是有了接下来的上午一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先列出简单图式提纲(也可以叫段落提纲),继续把表达内容先口头录音记录,然后回复听,再提取几句精选用文字表达,最后完成了如下这样的一篇读后感。
惠惠姐姐的《绿野仙踪》读后感 (第三次)《绿野仙踪》我在3月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我在听妈妈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妈妈也感觉很有意思,读的时候我们都是非常的开心。可是呢,妈妈说我比她还要认真,我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说我比她还要认真呢?但是我真的很认真。
这本书,我听妈妈全部读完了。接下来,我来分享我的感受。这本书讲了小女孩多萝茜和她的朋友为了实现愿望在长远的旅行中经历了很多苦难,最后他们终于达成所愿。
这本书的每一章我都很喜欢,尤其是“起死回生”这一章。多萝茜成功地打败了西方邪恶女巫,而且首先,他用了一个好的成语“起死回生”来代表。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感动。虽然我没有参与多萝茜的旅行,但通过读这本书告诉我,在长远的旅行中需要付出很多的坚持和努力。另外,他们一起团结合作,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和真正的友谊。4月6日完 快7岁的惠惠姐姐
借由《绿野仙踪》想到现代魔幻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系列。
在魔幻文学里,有这样一个特点,都有各种旅程。魔法发生的时刻往往意味着主人公旅程的开始。旅途就意味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但又并不是所有路途都是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旅途还意味着精神上的变化。包括三部作品并称为世界魔幻文学三大里程碑的另外两套《指环王》、《哈利·波特》亦都有如此。旅程变成自我发思和心灵成长的历程。
从孩子成长来说,小学中低年级前,基本是他们一生中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候,神话,童话故事有无穷无尽的兴趣和好奇心,孩子的感受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个阶段应该给予适当的刺激。《书语者——如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潜能》作者是一位美国语文教师。其中,她就用各种阅读策略让班上的孩子们在奇幻小说领域多涉猎阅读积累。
借由,再次连想到,上周周二在参加妈妈读书会,其中一位书友妈妈分享到自己在不知《白夜行》为何书的情况下,因为非常畅销知名的情况下买给了10岁的儿子看,事后自己开始读才发现,内容非常不适合儿子。其实作为成年人的我都没法在晚上太正常看,恐怖、阴森、阴郁、还有余悸。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在某一方面,悬疑推理小说,确实是难得的好书,这里恕我不赘述了。都是很好的书,推荐孩子们阅读,还得适宜!!!
其中另一个书友妈妈疑惑地提到,《哈利波特》也有很多邪恶丑陋的一面,是不是也不适合小朋友看?!在我看来两者的“恶”完全不能比拟。《指环王》讲述了一场人与魔的残酷战争,《哈利•波特》描绘了一所魅力无穷的魔法学校和冒险成长的故事,而《纳尼亚传奇》却构筑了整整一个魔幻世界的兴衰史。这些作品都是少年魔幻文学作品,善与恶的较量本就是是魔幻文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核心。其背后的动力也就在于是善与恶之间的抗争和心灵上的成长。魔幻与儿童文学之间本存在着其积极的价值意义所在。
最后,就该主题阅读,做一个阅读书目推荐。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佩罗童话集》
《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不老泉》
《爱丽丝漫游仙境》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罗尔德 达尔作品集
凡尔纳的作品集
《西游记》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古蜀》
最后的最后,分享我国儿童幻想文学作家彭懿老师的几句话。
孩子们为什么要读幻想文学?
幻想小说不是成长小说,像民间童话一样,它有着长久不衰的魅力。
它像一面镜子,能照亮孩子的自我。
它是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它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