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医疗圈移动医疗小圆桌
入戏没事,别被医疗剧影响就医习惯!

入戏没事,别被医疗剧影响就医习惯!

作者: 健康界传媒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10:17 被阅读2次

“主人公被生锈的铁钉划伤手腕后死亡,在全身主要器官衰竭之前,她认为自己只是得了流感,完全没有想到是败血症……”这是近日英国播出的电视剧《弓箭手》中的情节,正是这个让人震惊又有些疑惑的情节,令前往布鲁姆菲尔德医院检查的人数激增,很多人担心电视剧中的情节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似乎不少,看完养生节目中介绍的某种疾病,就觉得自己好像也得了这种病。人们自觉不自觉总会模仿电视剧中的情节,从而影响就医习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潜移默化 影响观众的心理认同

“不只是英国,这种现象在哪个国家都存在,特别是一些走红的电视剧,比如《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热播时,门诊也会有病人用电视剧中的情节跟医生交流,认为那就是真实的医疗行为。”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对此,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傅安国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医疗剧是否会影响到公众就医习惯的相关调查,但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比如他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时,临时杜撰,小朋友听完后愕然的问:“这个人长得这么丑为什么还那么善良?”为什么人丑就不能善良,小朋友说电视和故事书里丑的人都是坏人。

“很显然,电视会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电影和电视兼具艺术和媒介的双重特征,影视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也一直处在欣赏美的氛围中,只有受众从心理层面接受了影视作品,这部影视作品才会获得更大的传播效果。”傅安国说,好的影视作品会达成观众的心理认同,甚至是语言和行为的模仿,有时候这些影响是观众意识不到的。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系主任、副教授陈巍认为,医疗剧通常不会直接地告知观众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某种疾病,而是以剧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间接地去影响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健康知识,普及医疗常识。其实除了“健康常识传播”之外,医疗剧中关于“科学知识”“医患关系”“伦理关怀”“职业精神”等情形的刻画,同样会影响到人们的就医习惯。

媒介效应 “认知图式”根深蒂固

“医疗剧虽然不是科教片,但是由于其类型特殊,医疗剧中涉及的医疗知识和医疗行为同样能够对受众产生类似科普的效果。”陈巍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媒介示范论指出,受众在对媒介内容的接触中,能够习得一系列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甚至会成为受众处理类似问题的永久方式。

在傅安国看来,这种现象其实很好理解。生活中经常发现,一个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人,分析起情感方面的问题来却头头是道,俨如情感专家,因为他(她)看过许多的恋爱剧,间接完成了模仿学习,头脑中形成了自己对情感的认知图式。

傅安国介绍,认知图式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图式是一种思维或动作模式。皮亚杰把行为主义心理流派提出的“刺激→反应”的单向活动模式拓展成“刺激→认知图式→反应”的连续过程。具体到医疗剧对观众就医习惯的影响,对之前没有任何医疗知识经验的观众而言,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就形塑了他们的“认知图式”,他们再根据这一图式来应对(反应)现实遇到的医疗问题(刺激)。

现代心理学通过对信息接受主体与接受模式的研究后还发现,“认知图式”是影响受众接受信息以及审美评判的一个固有参照点。皮亚杰还把生物学中“同化”与“顺应”的概念运用到认识过程中,用来解释类似的这种影响;他认为“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具体到医疗剧中,同化是把医疗剧中的“知识”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图式力量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如已有的就医思维和行为在当前不能顺利有效的就医),必须建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改变就医思维和行为),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使主体适应环境。

“所以,依据医疗剧提供的错误信息构建或同化而成错误的图式,在就医经验增加后,也会发生‘顺应’就医环境的改变,只不过会付出较大的社会成本和个人代价。”傅安国强调。

的确,支修益表示,真正的病患,在其初次就诊到与医生的反复接触中,他会很快了解医院的诊疗规矩,从而消除电视剧对其认知的影响。

加强把关 确保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

败血症绝大多数继发于各种感染,有数据显示,每延误30分钟进行治疗,患者死亡的风险就增加7%。“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救护站的错误警报,但不得不想办法将患者带走,这就让那些本该入院的患者失去最佳机会。”布鲁姆菲尔德医院一临床护理专家说。

此前,医学专业性网站丁香园公布了一份“错误百出的医疗电视剧”调查,有85.5%的医生在医疗剧中发现过医学错误,其中急救知识被“误伤”得最重,占74.6%。广大非医疗专业的受众如若在日常生活中模仿电视里的行为,其后果恐怕难以设想。

因此,陈巍认为,医疗剧要提高专业性,对于剧中涉及的医疗知识,要经过专业人士严格把关,避免误导受众。

“电视剧能聚焦医生、医院这是好事儿,演员毕竟不是专业,在短时间内掌握医生多年来形成习惯的操作和动作的确存在困难,个别台词不严谨也可以理解。”支修益说,医疗科普不该依靠电视剧,还是应该由专门的单位和专职人员来做。

的确,傅安国也表示,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医疗知识的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具体到医疗电视剧而言,它所传播的医学知识影响深远,正因此,一些国家对医疗剧要求非常严格。

如美国的相关规定是,在医疗剧编剧团队背后,还要有以专业医师队伍为核心的顾问团,为每个案例提供科学支持。在拍摄手术场景前,必须经过相关医疗机构的审核和培训等。如,播放长达15年的经典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共15季,最先开创了美国医疗剧遵从的“双P模式”,即专业化与个性化,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使电视剧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写实,而且还可以传播正确的医学知识,具有科教的意义。

“同样播出时间长达8年的美剧《豪斯医生》,编剧至少安排了150种怪病,假如没有以专业医师队伍为核心的智囊团为每个案例提供科学支持,他们是很难拍摄制作出高水平的医疗剧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傅安国说。

(原标题:入戏没事 别被医疗剧影响就医习惯)

相关文章

  • 入戏没事,别被医疗剧影响就医习惯!

    “主人公被生锈的铁钉划伤手腕后死亡,在全身主要器官衰竭之前,她认为自己只是得了流感,完全没有想到是败血症……”这是...

  • 入戏战争剧

    战争剧 我的最爱 即使是手撕鬼子石头击落敌机的神剧 我都觉得解恨无比 相信这都是正义战胜邪恶的适当偏激 看到抗战剧...

  • 经过数年沉淀,互联网+医疗真的成立吗?

    互联网医疗,或者称作移动医疗,都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的方式,去改变就医形式、就医流程 的一种颠覆式创新的医疗模式。互联...

  • 不疯魔不成佛

    看剧很难入戏,入戏便难出戏。 学习越紧张便越需要放松,这不,前年的坑未出,而今又落入了新坑。 新坑有多深呢?看了剧...

  • 异地看病,医保如何报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如何操作?玩转

    随着社保系统的全面对接,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大大便利了人们异地就医的操作,过去繁琐的手续...

  • 2兄弟甘心共同侍奉1个狐狸精,这是怎么做到的?

    虽说人生如戏,全看演技,但入戏太深未必是什么好事。 这不,吉林就有两男子农闲时追剧,结果入戏太深,为了孝敬被称为“...

  • 百万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怎么选才最划算?

    医疗险根据就医范围,报销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1、百万医疗:根据能选择的医疗机构不同,分为普通百万医疗险,可以去公...

  • 看病报销避坑指南

    看病报销避坑指南 一、 如何在本地就医 1、参保人员应在定点医院就医,在非定点医院就医费用,医疗保险是不报销的。切...

  • 2020-11-28

    看病报销避坑指南 一、 如何在本地就医 1、参保人员应在定点医院就医,在非定点医院就医费用,医疗保险是不报销的。切...

  • 互联网医院建设价值

    一、对患者来说: 统一医疗资源入口,方便患者便捷就医; 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就诊效率和体验; 减少患者的就医时间和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戏没事,别被医疗剧影响就医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zr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