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风声还是没有盖住手机轻微的振动,余秀不情愿的打开手机,姨妈的信息赫然眼前:“实属无奈,打扰到了,麻烦大家看我朋友圈第一条筹款案例,情况属实,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多证实,多扩散,感谢每一位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信息一看就是群发的,但余秀的内心却是起了波澜,姨妈姨夫确实遇到坎了。只知道表弟上次投资亏了几十万进去,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
“XX筹”一向是给经济上实在负担不了的家庭提供帮助的。没想到一向心高气傲的姨妈竟然也用起了这个,姨妈是有多走投无路。
妹妹也深深的叹了口气:“姐,看下咱妈的情况,能帮多少是多少吧!”
余秀一下午的时间都在母亲和姨夫的病情里回旋。人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小的还没有人管,老人身体又出了毛病。
想好安顿女儿的最佳方案,请好假,余秀订好了最快回家的火车票。医生已经安排好母亲做造影的时间,虽然说医生说做造影只是排除,但是担心还是一直萦绕着余秀。
手机嗡嗡的振动拉回了余秀的思绪:“造影检查咱妈很快就出来了,医生说没有血管瘤!”妹妹高兴的说:“但是眼睛还是有点不舒服!”
“那就再问下医生,需要用什么药!”余秀边下车边嘱咐妹妹。
立马打车到医院,虽然不允许进出,余秀还是觉得离母亲近些安心。
造影说是检查,但也类似小手术,妹妹妹夫一直在照顾母亲,直到母亲恢复些才出来安排余秀回家。
“三天两检”的政策将余秀隔在医院之外,但能回到自己生长的城市,余秀心里莫名的踏实。
在妹妹一百五十平的大房子里的余秀一个人走来走去,妹妹妹夫忙着护理母亲。余秀的心慢慢安定下来。母亲没事对余秀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余秀已经近十年没这么安静的待过一天了,突然闲下来竟有些不适应。
坐在后阳台上看着远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座全国文明的旅游城市出生生活,余秀一直以家乡骄傲。多少年来,余秀就是希望能回家回乡,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安度余生。可是,回家的路究竟有多远,余秀把握不到。“离不开的异乡,回不去的家乡”,多少人有着余秀的无奈。
就像姨妈和姨夫,因为生活背井离乡,亲戚朋友多了疏离。尽管一家人在尽力的帮忙,姨夫的手术还是充满了坎坷。
余秀一直在看“XX筹”上姨夫的医药费累加了多少。兄弟姐妹们一直在转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帮助姨夫。但是,数字还是杯水车薪,余秀的心还是在谷底,一直核算着手里的钱,希望自己可以帮到姨夫。余秀一直记得小时候,姨夫用拿螺丝刀的手自学缝纫机,给余秀做背带裤和衬衫,那件浅绿色的衬衫成为全校女生竞相效仿的款式。就连后来姨夫传出“桃色新闻”,余秀也是坚定的站在姨夫这边。姨妈姨夫一直那余秀当女儿看,但是余秀觉得自己相当不合格。
余秀挠挠头,远山依旧在,只是雾蒙蒙的。妹妹妹夫一直在照顾母亲,余秀一个人在大房子里独坐。只希望三天快点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