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神秘茅台的“七次取酒”,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神秘茅台的“七次取酒”,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作者: 茅台镇酱香白酒传承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21:08 被阅读0次
国酒茅台,作为中国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的活化石之一,其最为复杂的酱香工艺给人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其最为时长的生产周期给人传递了匠心的力量,其最为繁多的香味香气给人呈现了天香的魅力。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生产工艺历时一年,最终形成七个轮次的基酒,像七个音符组成一首幽雅的曲子,可谓“七次精酿”。 那么,到底是哪七次取酒呢?          答案:一轮次、二轮次、三轮次、四轮次、五轮次、六轮次、七轮次。是的,酿酒工人们就是这样称呼的。一粒几乎整粒的高粱,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就这样反复折腾,才有这七次绽放。第一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尾微苦 酒精度数:≥57% 参照香味:杨桃、苹果、芹菜味、香蕉、柠檬 第二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尾干净,略有酸涩味。 酒精度数:≥54.5% 参照香味:黄瓜清香,草香,蒸饭味道 第三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 酒精度数:≥53.5% 参照香味:熟梨子,蜂蜜,蔷薇花 第四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 酒精度数:≥52.5% 参照香味:巧克力味、曲子味、熟透的香蕉味 第五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 酒精度数:≥52.5% 参照香味:烤面包味,苦咖啡香,糠的清香 第六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香味 酒精度数:≥52% 参照香味:松果、烤饼干气味 第七轮次·酱香基酒 品评特征:无色透明,微黄,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焦香味重 酒精度数:≥52% 参照香味:烤糊饼干香气、炒板栗香、杏仁味        如果您认为这样就完了,那太简单了。每个轮次还根据每次出酒的特性,分为三种典型酒体,分别是:                    (1) 酱香                    (2) 醇甜                        (3) 窖底        然后根据品质进行一等、二等、三等评级。就这样分轮次、分酒体、分等级,装在酒坛里贮存3年以上(其间有盘勾工艺)。最后如何成为成品茅台酒呢?          答案是勾兑! 早在1965年,季克良先生在全国第一次白酒大会上介绍《我们是如何勾酒的》,首次归纳总结了茅台酒厂技术厂长李兴发的重大发现,区分了茅台酒的酱香、醇甜、窖底三种典型体,并将其命名为酱香型白酒。          茅台酒的勾兑工艺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害怕的酒精勾兑,实际上近几十年的事情了。消费者往往以为原浆是好酒,其实几乎所有的优质白酒,为了统一的酒度和品质,都必须经过勾兑这个环节。而酱香酒,采用以酒勾酒的勾兑艺术,是世界上极少数不加浆降度、不加香料调味、不用橡木桶增香、不用硫化物防氧化的酒品之一。故,茅台酒一直骄傲的说,不添加其他香味香气物质,同时旗帜鲜明的宣扬“以酒勾酒”的勾兑艺术。 如此匠心繁复,茅台酒方有1000种香味香气物质,始誉为国色天香。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可谓之七次精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秘茅台的“七次取酒”,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ff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