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首先讲一个病的情况,就是有的人寒风一吹感冒了,这是真的感冒了,流鼻涕,咽喉肿痛,然后身体怕冷等等。还有这样人,什么情况呢?他总觉得自己感冒了,总有一点怕冷的感觉,感觉风一吹皮肤冷飕飕的,然后还有点发热,有时候甚至真的发烧,可又没有什么咽喉肿痛,也没有进一步发展变成肺炎,没有越来越重,总像有点感冒,又总没好,然后又没往前发展。
image像这样的人,怎么吃感冒的药都不好,我见过这样的人最长有患病一年的,就是不断地觉得自己感冒,没事就吃点感冒药,出出汗,要么吃点清热解毒的,稍微觉得有点效果,但是不行,转眼又进入这个状态了,总带点轻微的感冒,有的人甚至真的发烧,我见过这样发烧烧半年的,体温确实高,浑身也怕冷,可是清热解毒不起作用,疏风散寒也没效果。那么他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呢?
我们首先要介绍一个药,叫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过去叫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李东垣出的方子。李东垣是河北人,小时候家里特别富有,是一名品行高洁的学子。但是后来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他的生活,就是他妈妈病了。他母亲病了以后,因为他家当时是河北的首富,请了无数的名医来,没治好,结果母亲去世了,连病名可能都没搞清楚,所以李东垣就感觉特别悲愤,就奋起学医。于是他就拿了很多钱,到当时的名医易水张元素,洁古老人那,他要学中医,最终他把洁古老人的医术都学来了,成为当年的金元四大家,四大名医之一。
image李东垣生活的年代特别动荡,他生活在金国的土地上,被蒙古不断入侵,经过战争以后,老百姓民不聊生。尤其是蒙古军团几次围困金国的城市,一围城就会导致城里没东西吃,所以人们都饿,最后“人相食”。蒙古兵撤走了以后,城里就突然死掉大量的人口。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流行病,现在有很多流行病学家也认为当时爆发了鼠疫,但是可能真实情况未必如此。后来整个金国被灭亡的那次围城,李东垣赶上了,死的人有上百万之多。很奇怪,为什么人饿肚子没东西吃,一段时间以后,一开城门吃上东西反而死了呢?李东垣就研究,在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在老百姓的痛苦中不断去琢磨解决方案,最后找出病的原因。李东垣认为他们是脾胃受伤了,脾胃受到重伤以后,脾胃气虚会表现出跟外感病非常类似的情况,所以李东垣专门写本书叫《内外伤辨惑论》,还写本书叫《脾胃论》。
这个《内外伤辨惑论》,专门就讲脾胃受伤以后,会有很多表现跟外感病很类似,为什么会这样?
李东垣说在上古时代,人们特别熟悉阴阳变化的道理,所以有了《黄帝内经》。《内经》里都是以人的胃气为本,重视脾胃之气。如果脾胃强壮的话,可以吸收水谷之气,这股气李东垣说叫清气、荣气、卫气、春升之气,他说“皆胃气之别称也”,都是胃气所生的,所以是一体的。所以中医说“胃为水谷之海”,我们现在说叫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只要脾胃强壮、功能正常,饮食入了胃以后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运化全身,我们身体才有力量。如果饮食失节,就是饱一顿饥一顿,吃得乱七八糟的,或者胡吃海塞,把脾胃给搞伤了,再加上寒温不适,冷一顿热一顿,有的吃冰凉的食物,有的吃热的烫的,现在有很多人是这样,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喝着冰啤酒,这叫“寒温不适”,脾胃经过这么一折腾就伤了。同时,你的情绪失调又引起脾胃受伤,我们知道忧思伤脾,我们现代人每天想着怎么赚钱,忧思伤脾,肝气不疏,肝木横逆又克脾土,所以脾胃又受伤了。这样,脾胃虚弱,元气又被消耗掉以后,李东垣说“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心火独盛”。李东垣在这特别有意思,在《内外伤辨惑论》里他讲了几个概念,现代人也搞不清楚,李东垣为什么讲了几个概念?首先,“心火独盛”,他说“心火”就叫“阴火”,这阴火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它沟通的心,所以“心不主令”,然后他又讲“相火代之”,他说相火是“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它不断地去侵袭元气,所以李东垣说“火与元气不能两立,一胜则一负”。李东垣讲了心火,然后阴火,又讲相火,这几个概念把后世的医家都给搞晕了,大家就在分辨李东垣讲的是不是一件事,一件事为什么在这短的几句话里他要搞出三个名字来?这个谜团我们先放在这,不是我们主讲的内容,以后有时间跟大家聊,这里边很有意思。
image我简单地把总体的概况告诉大家,是这样的,像张景岳、陈士铎这样的名医,他们发明了一个“龙雷之火”,他们说当肾中水火不能协调,肾精亏乏,肾水亏乏的时候,虚火会上来,这是肾中的虚火,是龙雷之火。李东垣讲的是当你气虚的时候,下焦也会有一股虚火上来,虚火往往影响了上焦和体表的状态,所以李东垣说这种脾胃受伤的人,不是说你一直感觉寒冷,而是开始感觉热,用李东垣原话说是,“使得则气高而喘”,不断地喘,然后气憋在上边,“身热而烦”,身体发热,甚至真的发烧,然后心烦,这个火憋在上边。“其脉洪大而头痛”,这个脉洪大,感觉好像人的气很盛,其实不是的,是气在上边。头疼,很多人看这人心烦,又气高而喘,又头疼,觉得是上边有火,往往会用寒凉之药来泻火,这就用错了。然后李东垣又说,还有什么症状?“渴不止”,特别渴;“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这人有时候感觉特别怕冷,风一吹比别人怕冷,有时候热,甚至会真的发烧,但凡外界寒热一变动他先受不了。为什么会如此呢?李东垣解释说“阴火上冲”,所以气高而喘,身烦热,头疼,而且渴,脉也是洪大的。“脾胃之气下流”,正常清气在上边,但清气下流了,“使谷气不得升浮”,结果生长之令不行,所以“无阳以护荣卫”,就是没有阳气来保护体表,所以体表“不任风寒”,外边冷风稍微一吹,你就怕冷,甚至出现发烧的情况,“乃生寒热”,李东垣说这是脾胃之气不足所导致的病症。
所以李东垣辨证分析清楚以后,开了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方子里,李东垣用黄芪补肺气,因为他说是肺气受邪了,所以这人会自汗,一动弹就出汗,这是气虚的原因,所以李东垣首先重用黄芪来补肺气,肺气补足了,皮肤腠理就能够收紧了,我们的胃气也就足了。然后用人参、白术、炙甘草补脾胃中焦。李东垣解释地更详细一点,李东垣说白术苦甘温,可以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他特别单独讲了这个作用。炙甘草李东垣讲得很有意思,取炙甘草之甘温以泻火热,把这火热给泻掉,因为有虚火。实际上我们现在讲脾胃功能一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整个身体气机升降的圆圈就转不起来了,热在上边,寒在下边,所以你会总感觉上边是虚热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一下李东垣讲的“阴火”的机理。
在补中益气汤里,除了前面的药之外,他加了点陈皮,为什么加陈皮呢?我怕补的时候有点滞腻,用陈皮把这气机给调畅一下。李东元自己解释,他说陈皮这味药有这个作用,现在你身体里边是阴阳逆乱,清浊相干在胸中,所以胸中气乱,我用陈皮来理这个气,助阳气上升以消散堵在里边的滞气。
image新会陈皮
在整个这方子里最绝的是什么?李东垣加了柴胡和升麻两味药,他说胃中清气在下,清气跑下边来了,我要让清气往上升、浊气往下降,那么什么让清气往上升呢?柴胡和升麻,李东垣这么解释的。后世医家帮着李东垣又解释了一下,比如清代的张秉成,他说柴胡可以升肝胆的清气,从左而上以达于表,从左边上;升麻升脾胃之清气,从右而上以达于表,所以他讲这两侧方向不一样,左右是不同的,这是后世医家的理解。
这方子里边李东垣最后加了当归这味药,为什么加当归?都是补气的,我这里给你加点调血的,以和血,气血相合,所以当归这味药加得很好。李东垣在书里方子后边讲了很多加减的方法,什么情况下加什么药,什么情况下把哪个药分量增加一点,所以李东垣开的方子是非常谨慎的。后世有人说李东垣用药每味药份量很少,但是药味很多,有点杂,其实李东垣特别谨慎,每味药有什么弊端,他讲得非常清楚。
比如说陈皮这味药,李东垣就用的分量非常少,而且李东垣特别指出陈皮这药它理气作用很强,如果要用的话最好跟补脾补气的药放到一起,如果单独用恐怕虚弱的人会受不了,所以人家用得非常仔细。
这方子我讲到这,现在我们回到之前我们讲的题目,就是有人得的那种“假性感冒”,****这样的人都是气虚之人,正气不足,尤其是脾胃气虚之人。这样的人一方面会出现身体气机往下坠的感觉,总是气往下坠,没有力气,没有正气,同时会出现类似感冒的情况,总觉得身体怕冷,总觉得有点感冒的情况,这是不是真的感冒了呢?吃感冒药不怎么起作用,而且它持续的时间特别长,一般感冒几天就该好了,您说一个人感冒了两个月您信吗?这时候要分清楚,李东垣特别讲这时候千万不要当外感病治,你用寒凉的清热解毒的药,越来越伤脾胃之气,这症状不会消除的。有人说我用发汗的方法,往外散这寒气,这时候是正气不足,你越给他往外发散正气越不足,所以也会伤到正气。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分清它到底是外感还是内伤,所以李东垣写的书叫《内外伤辨惑论》,就是外感和内伤,虽然都同样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但是它的根源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对这样的人要采用甘温补气的方法,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我们现在做成了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是专门调理这种疾病的。
image我提醒大家,我们一直在讲外感病,我们讲了感冒各种阶段怎么处理,但是有一种情况要跟大家讲,就是这种假性感冒,这种假性的外感,李东垣叫“内伤病”,脾胃之气不足了,也会引起类似的体表的这些症状,用补中益气丸去调理才行。所以遇到了这样的人,有的人是真的发烧,告诉他补中益气丸坚持吃,别着急,慢慢吃着吃着脾胃之气足了,您再合理调整自己饮食、作息规律,再好好养养自己身体。补中益气丸帮您把脾胃之气补足,把清气给升起来,你会发现这种类似外感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的。
我碰到很多人咨询我,我发现这里真有不少人就是这种假性的感冒,不是真的感冒,尤其是年老体弱之人,正气不足之人,脾胃虚弱的人。有的是男士,但是也有这个病,有的女士调养不够也是有这种问题,实际不是真的感冒。我就介绍他们,说你了解了解这叫假性感冒,用点补中益气丸调整一下,效果都不错,所以要跟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种情况,我们自己也心里有数。
总而言之,脾胃是我们身体的根本,怎么保护脾胃?合理饮食,作息规律,情绪调好了,这是对脾胃最大的保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