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日更好文
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十六)永相随,难相随

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十六)永相随,难相随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2-12-06 19:00 被阅读0次

02 永相随,难相随(下)

一天,梁思成意外地收到一封外地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求婚信,说她在出席人大会时见到梁思成,十分仰慕他,提出要与梁先生结为伴侣。这封信却成了改变梁思成和林洙关系的催化剂。两人就就这封信说开去,梁思成谈到,自从林徽因去世后,有不少人关心他的生活,也有些人要给他找个老伴,但他就是不答理。

对此,梁思成解释道,他是个“三要”“三不要”的人。所谓“三要”就是老的不要,丑的不要,身体不好的不要。但是反过来,年轻的、漂亮的、健康的人就不要他这个“老、弱、病、残”了。还举了个例子,说:“某某我们年轻时就认识,她很会煮咖啡,有时也邀我去她家喝咖啡。有人想给我们摄合摄合,可我就是不抻头!”在林洙问“为什么”时,梁思成哈哈大笑着说:“我怕老姑娘”。

从此,两人就常常聊天,常谈的话题是外国文学,尤其是苏联文学,书中写了很多他们谈苏联小说的例子,林洙认为,与欧洲和苏俄相比,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小说却少得可怜。对此,梁思成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思想,极端轻视妇女,回避妇女怎么可能去描写社会。儒家回避男女之间的爱情,因而也就没了欧洲社会所经常接触的“爱情”这一主题。封建社会的文字狱又极端残酷,文学家更难以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来揭露社会。

这种谈话,使得两人距离更近。一天,两人谈到了林洙与程应铨离婚的原因。梁思成问两人离婚,除了政治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于是两人的话题又转入了对家庭、夫妻关系的理解。林洙认为,她与程应铨离婚,政治原因只是近因。最主要的还是觉得程应铨不尊重她,对她缺少最基本的真诚。

林洙还谈到当她还在昆明的西南联大附属中小学读六年级时,就有个联大的学生莫愚,后来成为联大附高的音乐老师,通过林洙的哥哥,表示想认识林洙。十一年后,当林洙和程应铨订婚北上后,莫愚还从长春给她寄来厚厚一封信,详细叙述了他对她的爱慕。而林洙则莫名其妙,两人通常就没见过几面,没说上十句话,哪儿来的爱情,觉得这个人不正常。于是回信告诉他自己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批评他对林洙的感情是唯心的,因为没有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还建议他尽快建立自己的家庭。

到1958年林洙离婚后,一天又收到他的信。才知他已经生病了,正在北京阜外医院治疗,而且对林洙的感情十七年一直没变。这让林洙很感动,于是去医院看他,得知莫愚已于55年结婚,妻子是个外科大夫,莫愚在医院进行了第二次肺切除。

出院后,莫愚告诉林洙,他准备回去解除自己的婚姻,一定要和林洙生活在一起。大约三个月后,他来了一封信,说他在提出离婚要求后,他妻子自杀,虽被抢救过来,但留下了终身残疾,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离开她。

梁思成听到这个故事,心情浓重:“我不喜欢这个故事,它太像小说,太悲惨了。”

林洙也问起了社会上流传的关于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的故事。梁思成笑了笑说真有此事。林徽因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无论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都有很深的修养。她既能和梁思成一起考察古建筑,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梁思成诙谐地说,做林徽因的丈夫很不容易,和林徽因在一起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反应敏捷才行。

当年,他们住在总布胡同时,金岳霖就住在梁家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大概在1932年梁思成从宝坻调查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地抓住了他,使他连呼吸都困难。但是梁思成也感谢林徽因对他的信任和坦白。

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梁思成对林徽因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金岳霖,梁将祝他们永远幸福。两人都哭了。隔了几天,林徽因告诉梁思成说,她把梁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从那次谈话以后,梁和林再没谈过这件事。他们三人始终是好朋友。

一天,梁思成拿出一本他亲手抄录整理的林徽因的诗给林洙看。一个精致的黑皮封面的厚本子,抄录了林徽因发表过的和没有发表的作品。梁思成还特意念了一首他喜爱的诗给林洙听,当念完最后一句“忘掉腼腆,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说在你的面前”时,林洙也很高兴,能有这样的荣幸,和梁思成一起欣赏林徽因的诗。同时,她也感到有另外一种感情在她心中升起。

第二天,当林洙再去梁家时,梁思成递给她一封信。作者在这里全文抄录了这封梁思成写给作者的“表白信”,梁思成正式向林洙表白了。林洙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封信,但同时又似乎并不十分惊讶,觉得也很自然,当梁公收回这封信时,林洙的眼泪扑扑簌簌地掉了下来,一下扑到他的怀中,什么也说不出来。

梁思成与林洙的结合,给林洙招来了难以忍受的议论与指责,最难堪的莫过于梁思成弟妹与子女的不谅解。但这一切梁思成都勇敢地接过来,坦然处之,小心地保护着林洙。

1959年为设计国家大剧院,清华建筑系曾对剧院建筑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除了收集当代国际上新老剧院的资料外,还派出大批学生对全国各大城市的剧场、影院、食堂做了调查,并收集了大量资料。为了总结这一段工作,建筑系编辑了《国外剧院图集》、《中国会堂剧场图集》、《2300座剧院设计总结》三大本书,每种均印两三千册。这些书的对外交流与出售工作全交给了资料室。

林洙没有一点财务常识,把这项任务交给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中学生来做,当时也不懂得钱、物分开。因此在1963年开展双反运动(反贪污、反官僚主义)时,一清查就发现了问题,售出的书和收入的钱对不上。

这件事对林洙影响很大,双反办公室找她谈话,后来系总支书记刘小石也跟梁思成谈话,对林洙展开了审查。这件事后来连建工部杨春茂部长都知道了,部长还问过梁思成此事查得怎么样了。对于林洙是否贪污一事,最终也没做结论,林洙也仍在资料室工作。

梁思成和林洙的婚姻中也存在矛盾和冲突。主要是林洙的大儿子哲,从小体弱多病,不能正常地学习,性格也很内向,成绩较差,梁思成不太喜欢他。两人就哲儿的教育问题产生了冲突,不过在两人通过书信沟通后,在育儿问题上解决了矛盾。

但梁思成的长女梁再冰与林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对付。梁再冰与父亲很亲近,自从梁思成与林洙结婚后,父女间疏远了,但林洙对此无能为力。

1965年,再冰与她爱人同去英国工作几年,行前来看望梁思成和林洙,父女关系终于缓和。见面时,再冰握着林洙的手紧紧一攥,表示了她对林洙的谅解,也表示行前,将父亲和外婆托付给了作者,林洙几乎掉泪。

没想到几年后等再冰回国时,梁思成已经住进北京医院,时日不多了。

相关文章

  • 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十六)永相随,难相随

    02 永相随,难相随(下) 一天,梁思成意外地收到一封外地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求婚信,说她在出席人大会时见到梁思成...

  • 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十五)永相随,难相随

    02 永相随,难相随(上) 本章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和梁思成的感情经历。,因本章较长,也分成两段。 北平解放前,作者...

  • 时针与分针的爱情

    重逢难, 永相随!

  • 永相随

    愿我如星君如月 夜月流光相晈洁 李定波 星月默默互交辉 永生永世永相随 张琦峰 注 ...

  • 永相随

    不知从什么时侯起,就那样恋上了,于是朝也思,暮也思,思绪万千匆匆落笔,又总因文不达意,忍痛删除,过一阵继续,周而复...

  • 永相随

    作者/张扬 教堂,永远是神圣和庄重的象征。没有人世的恩恩怨怨,也没有人心的丑陋与肮脏。葬礼,逃脱不了阴沉昏暗的色调...

  • 永相随

    我已无法 将你挽留, 只想走在你的身后。 让你的身影, 添满我的双眸。 这于我已经足够。 因为你不想和我一起走, ...

  • 永相随。

    你是,一只美丽的蝴蝶,轻轻,飞进我的梦里,在我,梦里翩翩起舞,请不要叫醒我,让我在梦里,欣赏你的美,欣赏你那,五彩...

  • 永相随

    昨日小寒空悲泪, 生死永相随。 冬过山...

  • 难相随

    大一寒假的时候她回了高中的学校,北方的冬天带着熟悉的凛冽。 她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到他。那天学校走廊上的灯光氤氲,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十六)永相随,难相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kg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