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出贵子,这是无数家长的期望,可并非每一位家长都能如愿以偿。
在以往,阶层迅速流动的时候,家庭出贵子的概率还是很高的。而在今时今日,阶层有点固定了,那出贵子的概率,那就降低了。
当然,一切皆有可能。这5类家庭,很大几率会出“贵子”,其他的家庭都比较艰难。
一、父母懂教育的家庭,大概率会出贵子。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原生家庭的教育和观念,多半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原生家庭的教育和观念,都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父母懂得教育,跟不懂得教育,会培养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一部分父母目光长远,知道孩子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就挖掘孩子的长处,发挥长板效应,让孩子形成竞争力,那孩子的未来,一般来说不会差到哪里去。
一部分父母比较迷茫,既不知道孩子适合什么,也不知道孩子有什么优点,就随波逐流,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让自己和孩子都走了不少弯路,未来绝对惨。
孩子这辈子最大的老师,并不是学校当中的老师,而是家庭中的父母。父母懂不懂教育孩子,这是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
二、懂得闷声发财的家庭,大概率会出贵子。
东汉末年的司马防,在年老的时候,就跟司马家的孩子们说,要懂得隐忍。就是“隐忍”这两个字,让司马家出了三代贵子。
除去司马防这一代人不算,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以及司马炎这三代牛人横空出世,让司马家统一了天下,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不说司马家,就说跟司马家同朝为官的贾家。贾诩跟孩子们说,我们受曹丞相的大恩,就不该跟身边的大臣有什么往来,平时也要低调行事。
所以,老谋深算的贾诩得以善终,而贾诩的子孙后代,也富贵美满。这就说明,“闷声发大财”这种观念,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适用。
家庭没有实力,就只能闷声发展。家庭有了实力,为了不招别人针对,也只能闷声发财。如此说来,低调如水,才是多出贵子的真相。
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家庭,大概率会出贵子。
《兵法》中有言:“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要求,其实特别高。在生死存亡的时候,可以坚强活下去,这需要强大的毅力。在衰败的时候,可以奋起直追,这需要超人的魄力和勇气。
要想孩子成功,就必须让孩子满足这三点,首先是有毅力,其次是有魄力,第三是有勇气。缺乏任意一点,都混不下去。
历史上那些有所成就的名人,都遭受了多次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些失败,让他们浴火重生,愈挫愈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和刘备。
前者遭遇宛城之败,赤壁之败,还能志在千里。后者一辈子六起六落,还能创立蜀汉。可谓是特别励志的经典人物。
四、家运否极泰来的家庭,大概率会出贵子。
运气好到了极致,然后走了下坡路,这是泰极否来。而运气坏到了极致,重新走回上坡路,这就是否极泰来。
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盛极而衰,由衰转盛。枯荣兴衰,那是相互轮转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谈到枯荣,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家运”。家庭运势正在发展,还比较旺盛,那出贵子就是必然的事,比如秦国,连续出了6代明君,第7代甚至出了秦始皇嬴政。
不幸的是,7代强者耗光了秦国的运势,导致第8代的胡亥出现,几年内败光了秦国的全部基业。运势在,贵子出。运势去,败家子现身。
有人会说,我现在的家运一般,难道就不能生出贵子吗?很难说,因为家运好不好,不是当事人说了算的,一切,都存在变数。
五、能让孩子自食其力的中产家庭,大概率会出贵子。
当代的中产,其实都活得忐忑不安,因为他们害怕阶层的衰退,自己一瞬间就从中产跌落到了低产,多年来的努力都是一场空。
为了不让阶层衰退,中产就大力培养孩子,让孩子学不同的东西,参与到了内卷当中。结果却是,孩子大学毕业就失业,不知道路在何方,注定要阶层衰退了。
如果是中高产,有人脉、有资源、有背景,那安排孩子到一个好的单位,那是很简单的问题。可中产,偏偏缺乏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孩子突出重围,就必须要教他如何自力更生,如何看透人心,如何拿个高学历。第一点,保证了吃饭。第二点,提高了上限。第三点,这是敲门砖。
真正的强者、贵子,都是深谙人性,把握人心的高学历人才。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