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佛法是对真理的追求,不被宗教所束缚,认同的是真理,是规律,是看不见的手。不被自己的既定的命运所束缚。认清了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被基因所掌控。
今天的课程有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如何改命,一个是对读书的目的和正确方法的研习。每个部分内容,都有理论和方法论。
什么是生命,咋一开始抛出这个话题,相信大家都会觉得很大。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概念会有不同的诠释,但从佛法的角度,生命就是一组惯性。每天将前一天不同的动作重复的过程。比如,刷牙,洗脸,工作,读书,运动。那么,打破这个惯性,其实就是一个改命的过程。举例说,一个人抽烟,于是,有人告诉他,他的寿命的长度是5000支烟的长度,那一旦这个人停止抽烟,那么就延续了他命的长度。这种惯性的打破,则是一个改命的过程。具体的方法论有哪些?
改变自己生命的格局,首先要认清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自己是不是一个能锁定目标的人,自己是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看清自己生命里的惯性(情绪不太容易控制,爱发脾气)---对自己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觉力和能力)--从而突破自己命运的框架和格局。这也即可佛教里因与果的关系。
那如何加速改命呢?即是我们提到的四预流支: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如理思维,法随法行。多向有能量的人学习,通过刻意练习增强自己的觉力和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并将正确的思维用来指导自己的践行。
读书,则是最好改命的方式之一,可以通过书,看到一个浩瀚的世界,观察到体验到不同的思想,获得成长性资源。而最好的方式则是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总结。
读书的目的,带着探究心去寻找你想在书中找到的答案--批判性地去检验书中的理论(是否有普遍性,是否是一种规律)-接纳-再继续指导行动。这样,才能慢慢地获得思维上的高点,能对规律把握的更准确。只有对更多规律的掌握,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形成思想上下意识的正确判断。
读书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阅读,摘抄,整理,总结。通过对一本书不断的精读,尤其是重要书籍的反复研读,可以获得觉力和能力的提升。
普通性的理论,规律是在任何一个领域可以通用的。举例:比如在医学上,基因已经决定了大部分人一辈子的命运,可是,通过外力的作用,是可以完成改命的过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