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痕,一天天的流逝。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记录下来,毕竟记忆是会遗忘的。现在我虽然还没有彻底养成记录的好习惯,但也算是把记录这件事情记在心里了。不过记录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工具。
每当自己心情不畅或者遇到什么烦心事就会记录下来,一来通过记录来舒缓自己的情绪,二是让自己在回顾这个过程时进行反思并认识到其中的不足,但更多的是消逝不安感,使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又能够心安理得的“做自己”。
有点那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感觉,但记录确实让我更能注意到周围人情绪的细微变化,能更静心的感受生活中细碎的小美好。接下来几点,就是自己日常生活随感:
要珍惜周围能点开你的分享并感同身受的人
以前确实还没感觉,只是觉得自己有时候感觉这么美的句子、这么经典的电影、这么搞笑的段子…可一分享给别人看时,他们似乎一点感觉也没有,或者只是浅浅的略谈几句。直到最近回到家才大体理解他们了,更感谢他们每次还能看完我的分享,甚至是略聊几句。
因为元旦,爸爸也有三天的休息时间,我们也就有了这几天的短暂相处时光。当时应该是晚饭前夕,我和老爸都坐在房间里各看各的视频。突然老爸半笑着把手机递给我看那个很触动他的视频,我头往老爸递过的手机那边偏了一下,然后余光扫视了一下,应该是一个很老套的段子,然后就皮笑肉不笑的呵了一下,爸就把手机拿过去了。
是啊,我都没正眼看一看老爸分享的视频,更别谈分享他的快乐了。所以我之前对于我朋友的要求确实也是过分了。毕竟每个人的喜好和对某件事的情绪表达都是基于自己过往的认知和经历形成的。你让别人来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岂不是痴人说梦吗?
对于越亲近的人我们越会讨价还价
这学期也确实出去跟朋友或者是同学聚了几次,聚餐当然少不了氛围感担当-酒。尤其是男生一起吃饭,更别说跟东北爷们一起吃饭,那是真的能喝。
作为一个南方人,性子本来就慢,优柔寡断的,更是不知如何去拒绝,只好一杯杯的灌。反倒回到家老爸要我跟他喝两杯,我就有了讨价还价的理由了,今天想多吃点饭,今天不想喝酒,我已经吃饭了…
是啊,亲人之所以亲是连着血脉的,他们不会因为不跟他们喝几次酒就断了关系,但社会上的好多关系确实可以通过几杯酒来决定亲疏的。
新年没有例行谈话可能真的就无话可谈
新年期间,走亲访友最常问我的就是(本人24)你谈朋友了没、怎么还不谈朋友、什么时候谈啊…今天刚好元旦跟小姨去看外婆,车上、饭桌上就被问到这个问题,这时候小弟在旁边救了个场,“吃饭的时间就别先跨过这个话题吧!
”在这之后,就感觉饭桌上特别的安静,大人们好像一下子被封住了话匣子,不知道该聊些什么了。过于安静,反倒我有些不自在了。
有时候家人们一起吃饭,常常会聊到一些例行话题,也是最容易引起饭桌上各个年龄段相互讨论的话题,被讨论人无论作何回答,大家都好接应。
整场聚餐下来热热闹闹的,反倒挺好。有时候亲朋好友并不是特意让我们出糗,只是这些例行话题是他们彼此产生关联最轻易的方式,我们呢?顺着答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