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拉贝日记读后

拉贝日记读后

作者: 秋天的山荆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9:18 被阅读0次
拉贝日记读后

在微信读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有些感想的。日本人如何没有人性就不再多说了,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在中国的欧洲人怎么看中国和日本。比如作者拉贝,他真的懂中国了解中国人吗?可能未必真的如此,他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但却不会中文,和中国人沟通用的是英语,这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常见的,中国人曾经给欧洲人造成了威胁,无论是广州对洋人的谋杀和歧视,还是后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他们怕了中国人以死相搏的凶残。当然,随后他们用坚船利炮打服了大清国,打服了中国人。在上海天津的租界里中国仆人为洋人服务,中国的厨师学习做西洋菜式,中国的商贩学英语而不是他们学习中文。在他们眼里这是文明对野蛮的征服,是正义的胜利,其实也只不过是资本在地理限度的扩展,是一种意识形态在暴力的帮助下对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摧残。拉贝们觉得日本人对南京以及南部中国的屠杀是惨无人道的,可是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南京之前的半个多世纪前,英法打下天津,一路逼进北京劫掠焚烧了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不久之后法国的大作家雨果还写下了对英法强盗行径的讽刺。南京之前的三十多年前,包括德国和日本在内的八个国家从大沽滩涂登陆,沿途烧杀劫掠,以杀光政策清理渔村妄图报复,他们占领天津,推翻政府处死所有义和团团民和有可能同情和包庇他们的官员平民,头颅落地,献血浸土,那死的也是我们的同胞,杀人的也是文明的欧洲人。拉贝们为什么几乎不能相信日本人在南京会如同野兽呢?那正是因为三十多年前日本刚刚崛起,加入了那场与欧洲人平起平坐的战斗,为了彰显他们的文明,日本极尽克制,是八个国家在劫掠中最文明,军纪最严明的入侵者。日本渴望证明自己,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已然发展成为最大的势力,也脱掉了伪善文明的外衣,成了毫无人性的野兽。日本不再是西方眼中的文明日本,而中国在此时也不再是野蛮的中国,中国平民的软弱,无辜,羔羊一般的驯服,在暴力来临时的毫无防护,激起了欧洲人的同情心。我觉得拉贝留下来帮助中国人更多的是出于同情,这不是对他善行的贬低,恰恰相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对殖民地最普通最贫困的群体产生同情,已经是善莫大焉、难能可贵了,我们何苦要求他们去热爱中国呢?在整个对南京的关怀中,欧洲人爱的是欧洲的文明,关怀的是欧洲的财产和人口,大多数人离开了,只有像拉贝这样的软心肠留下来,用悲天悯人的近乎宗教性的关怀希望建立一个平民保护区,而后他们见识了日本人的凶残,在旷日持久的暴行中与中国人同甘共苦了数月,这种同情与战友一般的友谊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情感。这不是爱,是对正义的判断。

相关文章

  • 拉贝日记读后

    在微信读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有些感想的。日本人如何没有人性就不再多说了,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在中国的欧洲人怎么看中国和...

  • 《拉贝日记》:这个民族善于忍受痛苦和煎熬,而不去抱怨或发牢骚。

    ↑↑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拉贝日记》作者:约翰·拉贝 本书是约翰·拉贝在战争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写成的,但它却一直躺...

  • 游于“译”|躲进防空洞听到殡仪馆点播的《葬礼进行曲》——约翰·拉

    今日试译《刺客的斗篷——世界名家日记选集》中9月24日收录的《拉贝日记》作者约翰·拉贝(John Labe)写于1...

  • 2017-12-25电影

    拉贝日记 影片《拉贝日记》由佛罗瑞·加仑伯格执导,乌尔里奇·图克尔、丹尼尔·布鲁赫、史蒂夫·布西密、张静初和香川照...

  • 《拉贝日记》

    这两天在看一本书,书名叫《南京大屠杀》,在阅读或者说是听的过程中,心里的怒火压都压不住,一直在骂这群日本猴子,狗娘...

  • 拉贝日记

    千万不要与坏人同党,除非你也是坏人。否则,你一定会倒霉。 发现误上贼船时,要快快跳船,要不然你会被他们丢到海里去喂...

  • 甄峸随笔

    1 今天在午饭时间又看了一会《拉贝日记》,拉贝把夫人朵拉送上船,他自己却就留了下来。 那一刻,拉贝真的无愧于他被称...

  • 一天一事,积累就是壁垒 006

    1996年12月13日,拉贝日记的主角拉贝后人,把外公的这部著作公开了。 25万 自己家里600多人 睡不到4小...

  • 浅析《拉贝日记》

    由于《拉贝日记》的内容过于沉重,我艰难地读完。在这之前我认真阅读了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也做了大量的笔记。我可以...

  • 读《拉贝日记》

    昨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4亿同胞,再一次, 以国之名, 祭民族之殇。 又一次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拉贝日记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ng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