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经验分享:在探索中同行、在分享中互助

【17】经验分享:在探索中同行、在分享中互助

作者: 成长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08:49 被阅读35次

一、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来自智能手机的挑战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话语格局

——挑战教师的信息技术和媒体素养

——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机遇】

——教学反馈便利化

——班级管理动态化

——同伴交流常态化

【理念1】

——信息技术不可能代替教师,再先进的技术也永远代替不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但教师要学习如何用恰到好处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理念2】

——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仅仅用一种技术代替另一种技术,不可能使学习更有效。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教学改革亦是如此,被动从外打破是压力,主动从内打破是成长。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经验分享

(一)大赛赛项

研究规则

1.观摩和研究全国获奖视频

2.力争在此基础上创新

如何找到相关资料借鉴学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官网。

(二)需要支持:

——资源配备,人员组织和心态调整


最初想法——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太多,比赛有什么意义?


现在想法——做中学,比赛是迅速成长的路径之一


三、如何选题——三难,三高,三不


选题: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

——包装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 最重要的还是教学设计

——你为什么选这个课题

——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你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达成的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加入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

做的顺序:


【关键点之一】

——课前与课中的关系处理。

——课前学生所做的准备是如何在课中对应的?

——课前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能与课中相对应的。

课前教师必做的事情是:找到学生现有水平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确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发现学生问题,做好教学设计。课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疑难问题的处理练习解决等。

【关键点之二】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怎么体现?

举例:

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操作的时候,教师做什么?

学生讨论或者操作结束,进行展示后,教师如何点评反馈?

举例:

基于前面的学习,然后通过模拟真实的应用环境,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强化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举例:

视频画面中出现最多的是老师,老师的画面不能太多。

学生排排坐?老师讲讲讲?

举例:

教学效果:学生技能操作的监控。

不用信息手段:教师对每组操作学生的监控为25%。

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对每组学操作生的监控为100%。

举例:

对于问题学生,教师示范正确操作,并指定问题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检查效果并进行个别化辅导。

【关键点之三】

——教学主线?信息化主线?

举例:

强调教师怎样组织教学?还是强调用了什么信息技术?

举例:

强调教师如何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凸显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达成目标。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包含的部分


对这8个部分内容进行整合


信息化教学设计——各部分整合依据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容易大、空,体现不出学生与这节课的关系

——适用于所有课程的学情分析肯定不是成功的

举例:

【对比】——本课面向学校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但同时知识面较窄,文化内涵不足。

【对比】——虽然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虽然根据已知公式计算求解能力较强,已经学过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表示,教材学习较系统,但化归和转化能力不够,函数图像的快速准确作图把握不准,根据所学知识与专业结合尚有困难。授课对象是一年级会计专业学生,“00”后的他们很容易一味追求“收入、地位、权力”这样的价值取向,产生不切实际的职业想象,急需引导。

(三)教案

评委专家先看教案、再看说课稿和视频

——准备上交的所有资料,如教案、说课稿、说课PPT(或视频)等,都不能犯低级错误,如错别字。

教案、说课稿、PPT精美得体,精准无误。教案完整规范。

1.教案的表格形式

2.排版和格式


3.教学目标

教案的第一、二页就可能决定你的等级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渗透优化、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目标分解的步骤。

——主体错位:行为主体是谁?一定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学生两字可以省略,隐含在目标描述中。

行为动词:具体明确、可测可衡量。

错误的表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中心思想

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德育课)

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或范围。

——正确的表述:在10分钟内,完成……的安装。

——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

表现程度: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正确的表述:说出……的定义。

——记住10个词汇。

提醒:序号的使用

提醒:标点符号的使用

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

2.如何正确辨析在实践中存在的各种认识误区

学情分析

1、中职学生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阻碍良好道德的形成;

2、学生和社会不重视政治思想(品德)养成,趋于空洞说教。

3、“慎独”、“内省”说来易,做起难,学生自控能力较弱。

(四)说课网评关键

教学设计:前1.5分钟和后1.5分钟

用最精炼的语言在最开始的地方告诉评委老师你的亮点

不要让评委老师在信息海洋中捕捉你要表达的关键点

评委老师不是你,不能站在你的角度理解

你要站在评委老师的角度,去想怎么做,怎么表达

(五)教学效果

1. 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前课中课后对比,如何体现出来达成。

2. 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参与率、学习意识提升等。

教学效果的描述:对比

——本课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解决了传统教学教师难指导、学生难练习、计算易出错,作图难下手的难题。通过竞赛闯关,规范解题步骤,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根据课堂实录数据显示,本节课人均累计有效,听说练习时间达28分钟,互动频率6次,远高于传

统教学效果。(听说练习时间、互动次数)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学习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让过去难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在规定的课时内得以实现。与同专业2014级学生相比,2015级38名学生,应用VR与AR技术学习后,工作站安装的平均时间由46分钟,缩短到18分钟。初次安装正确人数由15人,提升到33人。(年级之间比较用信息技术与不用的区别)

——教学效果:课堂知识容量

餐巾花的选择和摆放,不用信息化,课堂用时25分钟。

讲解20分钟,提问巩固5分钟,学生参与人数20%,运用信息化手段之后5分钟讲解反馈(学生自主学习)

知识检查5分钟,学生参与人数100%(用信息技术与不用的区别)

——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借助信息化助学平台,每个学生参与游戏、调查、讨论、投票等,与老师同学平均互动6次,这与传统课堂中人均互动1次相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基于数据的实时反馈,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现状和思想变化。尤其是“我最看重的职业价值取向”课前与课后统计比较,“道德感和使命感”、“协助他人”这样承担社会义务的价值取向,分别由8人变成25人,4人变成20人。“收入与财富”这样的价值取向由23人变成8人,教学目标可测可衡量。

五、有效信息和资料

(一)说课展示

——基本理念:让外行听懂作品中讲授的知识,让内行认同作品的教学设计和效果,让观者有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享受。

——听懂:就是将原来深奥的问题生活化、实例化,有“原来如此”的感悟。

——认同:就是将杂乱的知识点串成线、程序化,有“提纲挈领”的逻辑。

——享受和冲击:就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让专家评委有继续欣赏的渴望,信服该教师团队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应用信息化手段上好这堂课。

(一)说课展示

1.重点体现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

2.要充分体现课堂的主体。

3.要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

4.不要过度讲解和描述具体知识内容。

5.巧妙地展示教师自身基本功和底蕴,亲切,但不有意讨好评委老师。

6.避免有争议的话题,尽量引发听众共鸣。

7.亮点早抛,节奏起伏,结尾情感升华。

8.教学设计的10分钟说课,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提炼能力。

(二)评委提问

1.答疑环节所有问题都在确认分数。

2.容易引发专家疑问或者感兴趣的。

3.常规问题:如教学重难点是怎么突破的。

4.教学流程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5.平台或软件的使用情况。

(二)评委提问

1.学科问题。关于证据,讲的内容与专业有什么关系。教学有学导式。

教学重点是怎么突破的?

2.排除故障很难,如果学生做不到,那怎么解决?

通过信息化是怎么解决的?

3.软硬件的问题。设备问题怎么用,国家标准。

4.你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5.信息技术对课堂的作用,程序,解释评价问题,也就是特色。

6.评价环节,一节课的时间能不能调取完?程序能不能看一下?

7.教学流程,关注学科的教学合理性等问题。一个班级几个人。几个组。

考验:教学设计

“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考验依然是教学设计,如何用恰到好处的信息化手段来助力教学设计,这个课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 【17】经验分享:在探索中同行、在分享中互助

    一、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来自智能手机的挑战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话语格局 —...

  • 【24】经验分享:在错误中成长

    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 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

  • 在分享中成长

    很高兴在15号的晚上能够听到安仔的RIA拆书分享会,其实在此之前我在阅读上面并不是有一些自己经常用的读书方法,只知...

  • 《在分享中修行》

    《在分享中修行》 行者:普我(朱格麟) 2020年7月7日 佛法无定法, 度人有方便。 欲令入佛智, 先以欲勾牵。...

  • 在分享中成长

    我从04年开始就已经在高校做心理咨询,而07年选择来厦门在一线当中学心理老师,理想和现实的撞击让我心理有很大...

  • 在分享中成长

    孩子们都很喜欢零食,也喜欢带来给同学们分享,不过有时候,孩子带来的零食不够所有人分享,这时候没有得到分享的孩子就会...

  • 在成长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

    走在寂静的路上,路边空调外机吱吱作响! 独自有走在回家的路上,想了想! 想了想刚刚下班之前从姐姐通了通电话, 因为...

  • 在翻转中打磨,在分享中成长

    2018年6月20号晚8点,我成功进行了第一次DISC翻转课堂分享。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微课,也是第一次给那么多专...

  • 在承担中成长,在分享中精进

    小记:8月16日,第2期"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活动第16天。有124位老师完成更文并群接龙,小打卡处的数据有12...

  • adventure案例——数据探索之获取表名及表字段的excel

    前言: 本次文章目的是给予数据蛙就业班朋友们的一点经验分享。adventure案例中,在第四步数据探索过程中,需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经验分享:在探索中同行、在分享中互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o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