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是什么?对于我来说那真的是一个传说,来自初中的政治书上,好像是冤枉了什么人,还有就是政治立场不一样的被打压。仅此而已,其他的我也不明白。
在此之前我泛泛的看过《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那是一个很压抑无助的时代,世界是寂静的,黎明不知何时才会到来,恐怖却如影随形。身边的人,他可能是你的伴侣、儿女、朋友,他们也有可能送你上黄泉,更何况是隔墙有耳的“别人”,你的言语会要了你的命,于是人们选择低语甚至沉默。
在季羡林老先生的《牛棚杂忆》里,我似乎看到提线木偶剧团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场景。文化革命给多少人带来恐惧和绝望,今天你是座上宾,明天就成了阶下囚;今天你是桃李满天下的恩师,明天你就成了过节老鼠人人喊打。
但是我却看到当权者的丑恶、虚伪做作和胆怯。他们胆怯什么?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是错的,可行动上表现的狂暴不可一世。他们狐假虎威,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事情,偏偏要叫上一群人。他们立下口头命令,不允许阶下囚抬头看,必须低着头。为什么,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们害怕对视后暴露出来的怯弱不安。选择眼不见为净,来麻木自己的所作所为。
书中我看到老先生的沉着冷静和无可奈何,被抄家的那刻起他在想:“什么“革命”,什么“造反”,谁一听都明白;但是却没有人真正懂得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坏事,什么样的罪恶行为,都能在“革命”、“造反”等堂而皇之的伟大的名词掩护下,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去干。我自己也是一个非常离奇古怪的人物,我要拼命维护什么人的“革命路线”,现在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来了。然而我却丝毫也不清醒,仍然要维护这一条革命路线。”奈何哉!奈何哉!
士可杀不可辱,他想死,于是把历史上和当前自杀案例一一搜集对比。
悬梁、跳井,跳海大概是最古老的方式。氰化钾是科学发达国家法西斯头子的专用品。剖腹和跳入火山口恐怕只限于日本,别国人是学不来的。至于切开动脉仅限于懂点生理学的知识分子,一般老百姓是不懂得的。服安眠药自杀最保险,最无痛苦,这可以说是资本主义优越性表现之一吧。
理论知识有了,就开始准备计划:
想到了西山深林密,风光秀丽,恐路上倘被红卫兵截获;想到颐和园投水,又怕惊吓了游兴正浓的游园的仕女君子。最后想到圆明园,这里有极大的苇坑,时值初冬,芦花正茂。想到这里,老先生自己非常满意,高兴得简直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过最终老先生没有“自绝于人民”,他被红卫兵带走,又开始新一轮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看到这时,我的心变得安静了,一个人能如此周到为身后事考虑,他还能惧何事?!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不幸的时候,我们会经历以下阶段:
1、恐惧
2、愤怒
3、讨价还价
4、接纳
5、和解
老先生最终和自己和解了,所以他才会无畏后来的折磨,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以上是对于“文化大革命”的片刻认识,对于我来说它再也不是传说,而是我对那个时代价值观念的传递。
网友评论